小智老师
回答于05月18日
金牌答疑老师
(拍桌子)好家伙,这题我熟!干了十几年会计,天天跟钱打交道,给你说道说道:
### 一、给供应商付款的条件(通俗版)
1. 合同要过硬
- 发票抬头、金额、税率必须和合同一致(尤其是营改增后,专票抵扣出问题能要命)。
- 备注栏要写清订单号/项目编号,别留模糊地带。
2. 钱货两清
- 货到库:仓库签收单必须有,最好系统里能查到入库记录。
- 服务类:验收报告签字盖章,比如软件服务要有测试通过证明。
3. 账目清晰
- 三单匹配:发票、入库单、验收单缺一不可(税务查账重点检查)。
- 预付款要扣掉:比如合同写30%预付款,70%验收后付,千万别多付。
4. 流程合规
- 审批单:采购经理→财务总监→老板签字,少一个都不行。
- 对公转账:严禁私户付款(超过5万小心被盯上)。
5. 特殊条款
- 质保金:比如设备款留5%一年后付,账上要单独挂账。
- 账期约定:比如“月结90天”必须满周期才能付。
(插个真实案例:有年审计发现仓库签收了10万的货,财务凭领导一句话就付钱,结果没验收报告,最后被罚了2万滞纳金...)
### 二、销售方对账谁来发单子?
1. 主动出击:销售方必须牵头发对账单,别等客户催(尤其大客户,人家财务月底忙得很)。
2. 模板要骚:用Excel做模板,含订单号、发货日期、金额、开票情况、收款记录,重点标红未结款项。
3. 留证据:邮件发送时备注“请核对确认,如有异议24小时内反馈”,微信发要截图存档。
4. 催款话术:“王总,这是本月对账单,您司还有尾款XX万元未付,按合同应在X月X日前结清,辛苦安排下~”
(血泪教训:遇到过客户财务换人,3个月没对账,后来扯皮说我们多收了钱...现在都是每月5号准时发对账单)
(拍桌子)好家伙,这题我熟!干了十几年会计,天天跟钱打交道,给你说道说道:
一、给供应商付款的条件(通俗版)
1. 合同要过硬
- 发票抬头、金额、税率必须和合同一致(尤其是营改增后,专票抵扣出问题能要命)。
- 备注栏要写清订单号/项目编号,别留模糊地带。
2. 钱货两清
- 货到库:仓库签收单必须有,最好系统里能查到入库记录。
- 服务类:验收报告签字盖章,比如软件服务要有测试通过证明。
3. 账目清晰
- 三单匹配:发票、入库单、验收单缺一不可(税务查账重点检查)。
- 预付款要扣掉:比如合同写30%预付款,70%验收后付,千万别多付。
4. 流程合规
- 审批单:采购经理→财务总监→老板签字,少一个都不行。
- 对公转账:严禁私户付款(超过5万小心被盯上)。
5. 特殊条款
- 质保金:比如设备款留5%一年后付,账上要单独挂账。
- 账期约定:比如“月结90天”必须满周期才能付。
(插个真实案例:有年审计发现仓库签收了10万的货,财务凭领导一句话就付钱,结果没验收报告,最后被罚了2万滞纳金...)
二、销售方对账谁来发单子?
1. 主动出击:销售方必须牵头发对账单,别等客户催(尤其大客户,人家财务月底忙得很)。
2. 模板要骚:用Excel做模板,含订单号、发货日期、金额、开票情况、收款记录,重点标红未结款项。
3. 留证据:邮件发送时备注“请核对确认,如有异议24小时内反馈”,微信发要截图存档。
4. 催款话术:“王总,这是本月对账单,您司还有尾款XX万元未付,按合同应在X月X日前结清,辛苦安排下~”
(血泪教训:遇到过客户财务换人,3个月没对账,后来扯皮说我们多收了钱...现在都是每月5号准时发对账单)
更多
小智老师
回复
小智老师
05月13日
内账做账通常是按照实际发生的业务一笔一笔登记的。
一、内账做账遵循的原则
1. 真实性原则
内账主要是为了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所以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业务为基础进行记录。每一笔业务都应该有相应的原始凭证作为依据,如发票、收据、出入库单、报销单等。例如,企业采购了一批原材料,实际发生了采购费用,有供应商开具的发票和材料的入库单,那么在内账中就要根据这些原始凭证,如实记录采购业务,包括原材料的增加和应付账款(或现金、银行存款)的减少。
2. 完整性原则
要完整地记录所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业务,无论是大额的收支还是小额的零星费用。比如企业员工的日常办公用品采购、差旅费报销等,这些看似小额的支出也应该一笔一笔地记录在内账中,这样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情况。
二、内账做账的具体方式
1. 凭证编制
根据实际业务发生的顺序,对每一笔业务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要详细注明业务发生的时间、内容、涉及的金额、借贷方科目等信息。例如,企业销售了一批产品,在销售当天,根据销售发票、发货单等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记录销售收入的增加和应收账款(或现金、银行存款)的增加。
2. 账簿登记
- 日记账: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业务,要按照时间顺序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这样可以清晰地反映企业资金的收支情况,便于核对银行对账单和企业的实际资金流动。例如,企业收到客户的货款,要先在现金日记账或银行存款日记账中记录收款的金额、时间和来源。
- 明细账:根据记账凭证和业务性质,登记各类明细分类账。如应收账款明细账要记录每个客户的欠款情况、还款情况;存货明细账要记录每种存货的收发存情况等。以存货为例,当采购原材料入库时,要在原材料明细账中登记入库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当生产部门领用原材料时,再登记出库的数量和金额,实时反映存货的结存数量和价值。
- 总账:定期(如每月)对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总账是对企业所有经济业务的总括性记录,通过总账可以了解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如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体情况,以及收入、成本和费用的总体水平。
不过,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企业业务量非常大,对于一些同类业务且金额较小的,可能会采用汇总的方式处理,但这也是在保证能够清晰反映业务实质的前提下进行的。例如,企业在一个月份内有大量的办公用品采购,每笔金额较小,可能会将这些采购业务汇总后编制一张记账凭证,但在凭证的附件中要附上所有采购的原始凭证,并且在明细账中也要能够体现出汇总前的各项具体信息。
小智老师
回复
小智老师
05月13日
内外账对账以及税金计提金额是否一致的问题,涉及到企业财务管理的细节和合规性。以下是根据多年的会计经验,对这两个问题的详细解答:
一、内外账对账方法
# (一)基础数据核对
1. 银行账户核对
- 获取内账和外账的银行对账单,将两者的收支记录进行逐笔核对。检查是否存在未达账项,比如内账已记录收款但外账对应的银行流水尚未到账,或者外账支付了款项但内账还未记录等情况。
- 对于未达账项,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表应明确显示哪些是内账记录而外账未记的款项,哪些是外账有而内账未记录的收支,通过加减调节项目,使内外账的银行余额最终能够一致。
2. 往来款项核对
- 对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等往来科目进行详细核对。列出内账和外账中所有往来单位的名单,然后逐一核对每个单位的余额。
- 例如,对于应收账款,检查内账和外账中对应客户的欠款金额是否相同。如果发现差异,需要查找原始凭证,看是否存在内账记录了销售收款而外账未记,或者外账核销了应收账款但内账没有处理等情况。
# (二)记账凭证核对
1. 业务内容对比
- 将内账和外账的记账凭证按照时间顺序或业务类别进行逐一对比。查看相同的业务在内账和外账中的处理方式是否一致。
- 比如,对于一笔采购业务,内账可能记录了采购的全部细节,包括供应商的具体信息、采购物品的用途等,而外账可能只关注符合税务要求的基本信息。要检查两者在业务实质的反映上是否相符。
2. 科目运用检查
- 注意内账和外账对会计科目的运用是否一致。有些企业可能在内账中使用一些内部自定义的科目来细化管理,而在外账中则按照会计准则使用标准科目。
- 例如,内账可能设置了“内部周转材料”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流转的材料成本,但外账可能会将其归入“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科目。在对账时要明确这些差异,并确保不影响整体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 (三)财务报表数据核对
1. 资产负债表项目核对
- 对比内账和外账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对于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项目,除了核对账面金额外,还可以进行实地盘点,以验证内账和外账的数据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 例如,在核对存货时,检查内账和外账的存货数量和金额是否一致。如果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内账和外账的计价方法不同(如内账采用计划成本法,外账采用实际成本法)或者盘点结果不一致等原因造成的。
2. 利润表项目核对
- 检查内账和外账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收入方面,要确认内账和外账的收入确认原则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内账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以符合内部管理需求,而外账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确认的情况。
- 对于成本和费用,核对内账和外账的核算范围和金额。例如,内账可能会将一些内部管理费用分摊到具体的产品或部门,而外账可能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统一的费用核算。
二、内账和外账计提税金的金额是否一样
# (一)所得税
1. 正常情况下的差异
- 内账和外账的利润总额可能不同,因为内账会完整记录企业所有的收支,包括一些不符合税法规定的支出(如白条费用、关联交易中的不合理定价等)。而外账是按照税法要求进行调整后的账面利润来计算所得税。
- 例如,内账利润为100万元,其中包含了10万元的不符合税法扣除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在计算外账所得税时,需要将这10万元进行调整,假设调整后外账利润为9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则内账计提所得税为100×25% = 25万元,外账计提所得税为90×25% = 22.5万元。
2. 特殊情况考虑
- 如果企业存在税务筹划情况,内账可能会按照筹划前的财务数据计提税金,而外账则体现筹划后的税金。例如,企业通过合理的关联交易转让定价来降低税负,内账可能还是按照正常的交易价格计算利润和
小智老师
回复
小智老师
05月07日
下面我将逐一回答你的问题:
内账是否是流水账
内账并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流水账。内账虽然会记录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收支情况,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记录金额,还会对每笔业务进行详细的分类、归集和核算,以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与外账相比,内账更注重内部管理的需要,可能会包含一些外账中不涉及或无法详细记录的内容,如内部往来、费用明细等。所以,内账在记录形式上可能类似于流水账,但内涵和作用更加丰富和复杂。
内账的账务处理流程
内账通常是按照每笔业务依次编制凭证,然后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最后出具报表。具体的流程如下:
- 编制凭证:根据企业的经济业务,如采购、销售、费用支出、收入确认等,取得相关的原始凭证,如发票、收据、报销单等,然后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要明确记录业务的时间、内容、金额、借贷方向等信息,确保每一笔业务都有准确的记录。
- 登记账簿:
- 日记账: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企业的现金收支和银行存款变动情况。日记账要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记录,做到日清月结,确保账实相符。
- 明细账:根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登记各类明细分类账,如应收账款明细账、应付账款明细账、存货明细账、费用明细账等。明细账要详细记录每一笔业务的具体情况,便于对特定项目进行管理和分析。
- 总账:定期对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总账是对企业所有经济业务的总括性记录,能够反映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
- 出具报表:在一定期间结束后,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的数据,编制内账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内账报表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决策。
内账白条的记录问题
内账中对于白条的处理要谨慎。白条是指没有正规发票或合法凭证的业务支出或收入。一般来说,内账应该尽量要求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但对于一些确实无法取得发票的情况,如一些小额的零星支出、内部员工的借款还款等,可以在内账中进行记录,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 真实性和合理性:白条所反映的业务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且符合企业的内部管理规定和财务制度。不能将虚假的业务或不符合规定的支出计入内账。
- 审批流程:对于白条业务,要有严格的审批流程,确保每一笔业务都经过了相关人员的审核和批准。这样可以保证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也便于追溯和监督。
- 记录方式:在记录白条业务时,要在记账凭证和账簿中注明“白条”字样,以便与其他有正式凭证的业务相区分。同时,要详细记录业务的内容、金额、时间、经办人等信息,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内账和外账的对账方法
内账和外账对账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主要是为了确保两套账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出现的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对账方法:
1. 核对基础数据:
- 银行对账单:将内账和外账中的银行收支记录与银行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检查是否存在未达账项或记账错误。对于未达账项,要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确保内外账的银行余额一致。
- 往来款项:对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往来款项进行核对,检查内账和外账中的余额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差异。对于差异较大的款项,要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调整或处理。
2. 对比记账凭证:将内账和外账的记账凭证进行逐一对比,检查是否存在相同的业务在不同账套中的处理方式不一致的情况。例如,某笔费用在内账中计入了管理费用,而在外账中计入了销售费用,这种情况需要进行调整,确保两套账目对同一业务的处理一致。
3. 审查收入和成本:对比内账和外账中的收入和成本记录,检查是否存在差异。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业务的收入确认和成本核算,如销售折扣、退货、赠品等,确保内外账的收入和成本数据准确无误。
4. 关注税金计提:核对内账和外账中的税金计提情况,包括增值税、所得税、附加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