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月老师
回答于05月18日
金牌答疑老师
(扶了扶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按几下)学员啊,这个问题得这么看:
1. 入库时按“袋”核算更合理
• 洗衣液外盖采购时是整袋包装(1袋=1000个),入库应该按袋作为基础单位,方便管理和盘点。
• 分录示例:
借:原材料-洗衣液外盖(1袋)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 领用时按“个”核算更精准
• 生产领用时,虽然领了1整袋,但实际只用了500个盖子。即使有损坏未统计,也要尽可能按实际使用量(个)记账,这样成本更准确。
• 分录示例: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500个×单价)
贷:原材料-洗衣液外盖(500个)
3. 剩余库存怎么办?
• 未使用的盖子(1袋-500个=500个)仍按“袋”留在仓库,但账上要体现数量和金额:
借:原材料-洗衣液外盖(500个)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500个×单价)
4. 损坏盖子的处理
• 如果未来统计出损坏数量,单独走“制造费用”或“营业外支出”,别混在生产成本里。
总结:入库按袋,领用按个,剩余退回仓库按个核算。会计既要合规,也要贴近实际业务,明白吗?(敲黑板)
(扶了扶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按几下)学员啊,这个问题得这么看:
1. 入库时按“袋”核算更合理
• 洗衣液外盖采购时是整袋包装(1袋=1000个),入库应该按袋作为基础单位,方便管理和盘点。
• 分录示例:
借:原材料-洗衣液外盖(1袋)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 领用时按“个”核算更精准
• 生产领用时,虽然领了1整袋,但实际只用了500个盖子。即使有损坏未统计,也要尽可能按实际使用量(个)记账,这样成本更准确。
• 分录示例: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500个×单价)
贷:原材料-洗衣液外盖(500个)
3. 剩余库存怎么办?
• 未使用的盖子(1袋-500个=500个)仍按“袋”留在仓库,但账上要体现数量和金额:
借:原材料-洗衣液外盖(500个)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500个×单价)
4. 损坏盖子的处理
• 如果未来统计出损坏数量,单独走“制造费用”或“营业外支出”,别混在生产成本里。
总结:入库按袋,领用按个,剩余退回仓库按个核算。会计既要合规,也要贴近实际业务,明白吗?(敲黑板)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