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老师
回答于2025年03月11日
金牌答疑老师
在会计处理中,如果某笔费用或薪酬未在发生时进行账务处理,而在后续期间进行处理,需要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进行追溯调整。对于2025年1月发放2024年12月的工资,且2024年未做应付职工薪酬的情况,以下是详细的解析过程和会计分录:
### 解析过程:
1. 确认工资费用:
- 首先,需要确认2024年12月应发但未支付的工资金额。这部分金额应作为2024年的费用计入成本费用。
2.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 由于2024年未做应付职工薪酬,现在需要在2025年1月补记这笔应付职工薪酬。
3. 支付工资:
- 在2025年1月实际支付这笔工资时,需要将之前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转为已支付状态。
### 会计分录:
#### 1. 计提2024年12月的应付职工薪酬(补记2024年12月的账务):
```plaintext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根据工资性质) XXX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XXX元
```
此分录的目的是将2024年12月的工资费用计入2024年的损益表中,同时确认一笔应付职工薪酬负债。
#### 2. 支付2024年12月的工资(2025年1月实际支付):
```plaintext
借: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XXX元
贷:银行存款 XXX元
```
此分录的目的是将之前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转为已支付,减少负债,同时减少银行存款。
### 总结:
通过上述两步会计分录,既补记了2024年12月的工资费用,又正确反映了2025年1月的实际支付情况。这样处理符合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确保各期的费用和收入相匹配。
在会计处理中,如果某笔费用或薪酬未在发生时进行账务处理,而在后续期间进行处理,需要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进行追溯调整。对于2025年1月发放2024年12月的工资,且2024年未做应付职工薪酬的情况,以下是详细的解析过程和会计分录:
解析过程:
1. 确认工资费用:
- 首先,需要确认2024年12月应发但未支付的工资金额。这部分金额应作为2024年的费用计入成本费用。
2.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 由于2024年未做应付职工薪酬,现在需要在2025年1月补记这笔应付职工薪酬。
3. 支付工资:
- 在2025年1月实际支付这笔工资时,需要将之前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转为已支付状态。
会计分录:
# 1. 计提2024年12月的应付职工薪酬(补记2024年12月的账务):
```plaintext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根据工资性质) XXX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XXX元
```
此分录的目的是将2024年12月的工资费用计入2024年的损益表中,同时确认一笔应付职工薪酬负债。
# 2. 支付2024年12月的工资(2025年1月实际支付):
```plaintext
借: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XXX元
贷:银行存款 XXX元
```
此分录的目的是将之前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转为已支付,减少负债,同时减少银行存款。
总结:
通过上述两步会计分录,既补记了2024年12月的工资费用,又正确反映了2025年1月的实际支付情况。这样处理符合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确保各期的费用和收入相匹配。
更多
希文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2025年02月26日
关于企业收到的个税手续费返还在季度申报时的处理方式,确实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异,这可能导致不同老师或专家给出不同的答案。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
1. 增值税处理
- 一般纳税人:企业收到的个税手续费返还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应按照“商务辅助服务—经纪代理服务”税目开具发票并缴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6%的税率,但在一定条件下(如小规模纳税人),可能减按1%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 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则适用3%的征收率(在某些时期可能减按1%征收),如果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
2. 企业所得税处理
- 企业取得的个税手续费返还收入应计入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总额中,并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为办理代扣代缴工作所发生的合理支出,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依法扣除。
3. 个人所得税处理
- 如果企业将返还的手续费奖励给非直接办理人员(如财务人员或办税人员以外的员工),那么这部分钱需要并入员工工资薪金计征个人所得税。
4. 账务处理
- 企业收到个税手续费返还时,通常记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科目。
- 如果企业用此款奖励办税人员,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5. 税务申报
- 在税务申报时,企业应根据实际收到的手续费返还金额和适用的税收政策进行申报。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需按规定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并填写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则需根据季度销售额判断是否超过起征点以及是否享受免征政策。
综上所述,企业收到的个税手续费返还在季度申报时的处理方式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多个方面。具体处理方式应根据企业的纳税人类型、实际收到的金额以及适用的税收政策来确定。因此,不同老师或专家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假设条件和理解给出略有差异的答案。
希文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2025年02月26日
如果季度销售额30万元以下,且包含个税手续费返还、外购产品赠送客户以及正常销售等所有收入未达到30万元,一般不能全部填在主表第10行的小微企业销售额栏次中。具体填写方式如下:
1. 正常销售收入
- 如果是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的正常销售收入,且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这部分收入应填入《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第10行“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栏次。
- 如果开具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正常销售收入,由于开具专票的部分不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其对应的不含税销售额应填入该申报表的第1、2栏以及《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一)(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明细)》相应栏次。
2. 个税手续费返还
- 个税手续费返还属于营业外收入,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行为,因此不需要缴纳增值税,也不应该填到上述增值税申报表的相关栏次中。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应将个税手续费返还计入营业外收入进行申报。
3. 外购产品赠送客户
- 外购产品赠送客户视同销售,需要按照市场价值计算增值税。如果赠送的是货物,应按照货物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额,并根据适用的征收率计算应纳增值税额,填入增值税申报表的相应栏次计算缴纳增值税,而不能直接填入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栏次。
总之,不同的收入类型应根据其性质和税收政策要求,准确填列在增值税申报表的相应位置,以确保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希文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2025年02月26日
非常抱歉之前的回答未能完全解答您的疑惑。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上无票收入的申报问题,以下是更准确的说明: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主表上并没有直接标有“未开具发票”或类似的栏次来专门填写无票收入。无票收入的申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填入不同的栏次中。具体来说:
1. 一般销售收入:
- 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税销售行为适用3%(疫情优惠期间可能为1%)的征收率,且存在无票收入,那么这部分无票收入应填列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主表的第1栏“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征收率)”。
2. 其他特定栏次:
- 如果小规模纳税人存在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等特定情况,且这些销售产生了无票收入,那么可能需要填列在其他特定的栏次中,如主表第7栏“销售使用过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
3. 免税销售额:
- 对于月度应税销售收入不超过15万元(以一个季度为纳税期的,季度应税销售额不超过45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其对应的无票收入应填列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主表第9栏“免税销售额”以及第10栏“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公司填)或第11栏“未达起征点销售额”(个体工商户填)。但请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无票收入都免税,而是指未达到起征点的部分免税。
综上所述,小规模纳税人在申报无票收入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税销售行为和适用的征收率,将无票收入填入相应的栏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