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师
回答于2025年01月19日
金牌答疑老师,已为数十万学员排忧解难
一、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性质及借贷方向
性质: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科目。它们虽然属于资产类科目,但与一般资产类科目不同,其核算的是资产价值的损耗或摊销。
借贷方向:资产类科目通常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是用来抵减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随着资产的使用和损耗,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金额会逐渐增加,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会逐渐减少。所以,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二、备抵科目含义
概念:备抵科目是用来抵减被调整科目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科目的实际余额的科目。
举例说明:
比如企业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 10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无残值。那么每年计提折旧 10 万元(100÷10),第一年计提折旧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 100 - 10 = 90 万元。这里的累计折旧 10 万元就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通过它来反映固定资产因使用而损耗的价值,从而得到固定资产的实际账面价值 90 万元。
对于无形资产也是类似的道理,假设企业购入一项无形资产,原值 50 万元,摊销期限为 5 年,每年摊销 10 万元。第一年摊销后,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 无形资产原值 - 累计摊销 = 50 - 10 = 40 万元,累计摊销 10 万元就是无形资产的备抵科目,用于抵减无形资产原值,得到其实际账面价值。
三、设置备抵科目的意义
准确反映资产价值: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耗或失去价值,通过设置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这两个备抵科目,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实际价值,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遵循会计核算原则: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即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和费用。通过计提折旧和摊销,将资产的成本在其使用寿命内合理分摊,避免在资产报废或处置时一次性计入大额损失,使各期的损益计算更加合理和均衡。
一、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性质及借贷方向
性质: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科目。它们虽然属于资产类科目,但与一般资产类科目不同,其核算的是资产价值的损耗或摊销。
借贷方向:资产类科目通常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是用来抵减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随着资产的使用和损耗,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金额会逐渐增加,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会逐渐减少。所以,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二、备抵科目含义
概念:备抵科目是用来抵减被调整科目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科目的实际余额的科目。
举例说明:
比如企业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 10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无残值。那么每年计提折旧 10 万元(100÷10),第一年计提折旧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 100 - 10 = 90 万元。这里的累计折旧 10 万元就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通过它来反映固定资产因使用而损耗的价值,从而得到固定资产的实际账面价值 90 万元。
对于无形资产也是类似的道理,假设企业购入一项无形资产,原值 50 万元,摊销期限为 5 年,每年摊销 10 万元。第一年摊销后,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 无形资产原值 - 累计摊销 = 50 - 10 = 40 万元,累计摊销 10 万元就是无形资产的备抵科目,用于抵减无形资产原值,得到其实际账面价值。
三、设置备抵科目的意义
准确反映资产价值: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耗或失去价值,通过设置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这两个备抵科目,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实际价值,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遵循会计核算原则: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即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和费用。通过计提折旧和摊销,将资产的成本在其使用寿命内合理分摊,避免在资产报废或处置时一次性计入大额损失,使各期的损益计算更加合理和均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