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月老师
回答于05月09日
金牌答疑老师
(扶了扶老花镜,拿起计算器)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棘手,不过咱们一步步来。首先你要确认2024年初始数据的准确性,特别是期初余额这块。然后按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要求,重点核对2020-2023年的研发费用、高新收入这些关键指标。我建议:
1. 账务衔接方面:让代理记账公司提供2020-2023年完整的年终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科目余额表和明细账。特别要核对2023年末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净值等科目与2024年初建账数据是否一致,差额要调整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或直接做追溯调整分录。
2. 研发费用专项处理:单独整理这四年的研发费用辅助账,按“人员人工、直接投入、折旧摊销、其他费用”四类归集。注意2024年建账时是否延续了之前的核算方式,比如研发设备折旧是否单独计提。
3. 高新收入确认:检查2020年以来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的产品收入占比,需要与2024年申报数据逻辑连贯。如果产品结构有重大变化,要在审计报告里说明原因。
4. 税务调整事项:关注这四年是否存在补缴税款、税收优惠备案等情况,这些会影响申报材料中的纳税情况说明。特别是农机补贴收入的税务处理要合规。
最后提醒你,最好请审计事务所对四年数据进行专项审计,他们有处理这类跨年衔接的经验。我们当年处理类似问题时,光是研发费用归集口径调整就反复核对了三遍,千万急不得!
(扶了扶老花镜,拿起计算器)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棘手,不过咱们一步步来。首先你要确认2024年初始数据的准确性,特别是期初余额这块。然后按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要求,重点核对2020-2023年的研发费用、高新收入这些关键指标。我建议:
1. 账务衔接方面:让代理记账公司提供2020-2023年完整的年终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科目余额表和明细账。特别要核对2023年末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净值等科目与2024年初建账数据是否一致,差额要调整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或直接做追溯调整分录。
2. 研发费用专项处理:单独整理这四年的研发费用辅助账,按“人员人工、直接投入、折旧摊销、其他费用”四类归集。注意2024年建账时是否延续了之前的核算方式,比如研发设备折旧是否单独计提。
3. 高新收入确认:检查2020年以来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的产品收入占比,需要与2024年申报数据逻辑连贯。如果产品结构有重大变化,要在审计报告里说明原因。
4. 税务调整事项:关注这四年是否存在补缴税款、税收优惠备案等情况,这些会影响申报材料中的纳税情况说明。特别是农机补贴收入的税务处理要合规。
最后提醒你,最好请审计事务所对四年数据进行专项审计,他们有处理这类跨年衔接的经验。我们当年处理类似问题时,光是研发费用归集口径调整就反复核对了三遍,千万急不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