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老师
回答于2025年04月15日
金牌答疑老师
下面我将分别回答您提出的两个问题:
### 企业所得税需要计提吗?
企业所得税是需要计提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应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这一规定表明,企业所得税的计提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即企业在产生应纳税所得额时,就应当确认相应的所得税费用和负债。
### 税局是先报送季报再报企业所得税吗?
不是的,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编制财务报表(包括季度报表),然后基于这些财务报表来准备并申报企业所得税。这是因为,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依赖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如收入、成本、利润等,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如果先进行所得税申报,可能会因为之后发现财务报表中有调整而导致需要重新计算甚至修正已提交的税表。因此,按照逻辑顺序,应当先编制好完整的财务报表,再着手准备所得税申报。
总的来说,企业所得税需要计提,并且申报顺序应为先编制财务报表(包括季度报表),再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
下面我将分别回答您提出的两个问题:
企业所得税需要计提吗?
企业所得税是需要计提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应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这一规定表明,企业所得税的计提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即企业在产生应纳税所得额时,就应当确认相应的所得税费用和负债。
税局是先报送季报再报企业所得税吗?
不是的,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编制财务报表(包括季度报表),然后基于这些财务报表来准备并申报企业所得税。这是因为,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依赖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如收入、成本、利润等,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如果先进行所得税申报,可能会因为之后发现财务报表中有调整而导致需要重新计算甚至修正已提交的税表。因此,按照逻辑顺序,应当先编制好完整的财务报表,再着手准备所得税申报。
总的来说,企业所得税需要计提,并且申报顺序应为先编制财务报表(包括季度报表),再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
更多
杨阳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2025年04月05日
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滞纳金的处理和填表方式可以归纳如下:
一、会计处理
1. 发生时:当企业因逾期缴纳税款而产生滞纳金时,应根据税务机关核定的滞纳金额度,借记“营业外支出——滞纳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科目。这一步骤反映了滞纳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费用支出。
2. 支付时:在实际支付滞纳金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进行账务处理,通常是借记“应交税费——滞纳金”科目(如果之前已经计提过),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科目。
二、纳税调整与填表
1. 纳税调整:由于滞纳金属于税收滞纳产生的罚款,不隶属于企业经营业务,因此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这意味着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将已扣除的滞纳金部分进行纳税调增。
2. 填表位置:在填写年度所得税申报表的纳税调整明细表时,滞纳金应填写在“税收滞纳金、加收利息”栏目中。具体来说,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税收滞纳金、加收利息;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数额,即滞纳金的全额需要进行纳税调增。
综上所述,对于滞纳金的处理,需要在会计处理中正确反映其费用支出,并在纳税申报时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和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