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老师
回复
菠萝
05月12日
(猛嘬一口烟,烟头在烟灰缸里狠狠碾灭)故事?哪有什么书!这都是老夫在行业里摸爬滚打趟出来的血教训!
一、行业秘档
1. 海关内部通报:90年代能在海关年审会上混个板凳坐,听老关务科的人聊查获的奇葩案例,什么夹藏香烟、伪报品名,比小说都精彩;
2. 税务稽查实录:2005年帮中铁补税那会儿,亲眼见证稽查科长怎么翻账本——连粘贴发票的胶水印都要查出厂日期;
3. 银行水单暗语:早年涉外企业付汇,银行经理会用钢笔在水单角落写"已核",懂行的都知道是外汇额度批下来了。
三、交学费换来的
1. 被罚出的真金白银:2008年金融危机那波,帮企业错把退运当新品报关,13%的增值税差点把厂子赔进去;
2. 蹲出来的经验:早年为等船公司改提单,在港口调度室长椅上睡过三天,现在一听集装箱号就能判断是不是鬼船;
3. 骂出来的觉悟:被税局科长指着鼻子骂"你们财务连小学算术都没毕业",回去苦学三个月进出口税费计算。
(突然露出狡黠笑容)小子,要是把这些年经手的报关单铺开,能绕浦东机场停机坪三圈!书上哪有这些?都是半夜接到海关电话立马骑车去码头改单练出来的真功夫!
希文老师
回复
竹**师
04月27日
(敲了敲计算器上的灰尘,推了推鼻梁上的银边眼镜)小公司部门设置要“虚”中有实,既要满足税务规范,又要贴合实际运营。按我的经验,建议这样操作:
### 一、基础框架(对外合规)
1. 必须明确的部门:
- 财务部(哪怕只有1人,税务系统里必须有)
- 总经办(覆盖所有管理层,包括两个老板)
- 生产/业务部(根据主营业务选名称,比如贸易公司叫“业务部”,工厂叫“生产部”)
2. 可选灵活设置:
- 如果有员工需要交社保,需设“行政部”或“综合部”(哪怕老板自己交社保,名义上也要有个部门)
- 涉及销售的话,单设“销售部”(区分内勤和外勤)
### 二、实操技巧(对内灵活)
1. 人员兼任规则:
- 老板A:总经理+销售经理+采购负责人(对外签合同用)
- 老板B:财务负责人+仓管员(实际开票、管钱)
- 财务:出纳+行政专员(发工资、做杂务)
2. 费用报销的部门归属:
- 原则:谁受益谁承担,但别过度拆分
- 举例:
- 买水管修设备 → 部门写“生产部”(对应制造费用)
- 请客吃饭 → 部门写“总经办”(老板主导的接待)
- 搬运费 → 部门写“业务部”(假设是为客户发货)
3. 税局关注的红线:
- 不要把所有费用全挂在“总经办”,容易被认为是老板个人开支
- 财务人员的社保缴费部门必须与劳动合同一致(比如财务部)
### 三、低成本合规方案
1. 部门牌匾:
在门口挂三个牌子——“财务部”“生产部”“总经办”,应付检查够用了。
2. 文件留痕:
- 老板签字时备注身份(如“总经理王XX”“财务负责人李XX”)
- 报销单部门栏按业务实质填写,摘要写清楚用途
3. 工商/税务备案:
- 公章直接刻“XXX公司”即可,无需部门章
- 税务登记的电话可以是老板手机,地址写实际办公地
### 四、极端情况处理(应对检查)
1. 如果税局突然查账:
- 快速打印三张A4纸,分别写“财务部”“生产部”“总经办”贴在桌上
- 把老板的电脑标签改成“总经理专用机”
- 所有文件落款日期提前三天(比如周一查账,文件日期尽量是上周)
2. 如需申报“残疾人就业补贴”等政策:
- 临时在社保系统里给财务人员挂靠“行政部”
- 结束后再改回来,系统以最新记录为准
### 五、终极保命符
1. 对外口径:
- 老板A主外(总经理),老板B主内(财务负责人)
- 财务人员兼管行政、人事、保洁(合同里写“综合岗”)
2. 文档模板:
- 合同签名处留空,使用时再填“总经理王XX”或“财务负责人李XX”
- 报销单部门栏备个印泥,根据用途随时盖章
记住:小公司做账是“七分真实三分变通”,税局稽查时态度比形式更重要。只要票据真实、逻辑能圆回来,部门怎么写都是小事。
竹子老师
回复
菠萝
05月12日
(推了推老花镜,手指敲着桌面)跨境工程开票可不是国内项目那么简单!按完工进度开票?搞错没有!外管条例卡死三条红线:
一、外汇局的死命令
1. 收汇必须对应报关单:每笔外汇到账要能匹配90天内的出口报关记录。你们要是按工程进度收钱,上半年收70%货款却没报关,立马触发预警!
2. 禁止"提前开票":去年中交二局在塞尔维亚项目提前开30%发票,被外管局罚没80万滞纳金。现在要么全额报关后开票,要么等货物实际离港。
二、税务稽查的暗箭
1. 增值税发票金额必须与报关单离岸价+境内费用严丝合缝。上次三局把设备运输费藏在建筑服务票里,被税警查了三个月。
2. 注意"视同内销"陷阱:货物出口后180天没收汇,税务局直接按内销征税。去年中铁某公司就是被这个规矩坑了400万。
三、老会计的保命招数
1. 分阶段开票大法:设备出口和土建施工分开处理。比如钢结构到港就按FCA条款全额开票,土建部分按月确认完成量但暂不开票,等验收时再集中开;
2. 利用"预收款"缓冲:合同里写明30%预付款凭形式发票申付,这部分钱到账不用急着开增值税票,先开普通收据;
3. 最损的一招:把人民币账户和外汇账户劈开使用。国内采购用人民币账户付款,出口退税单独走外汇账户,两个池子永远不混。
(突然拍桌子)现在赶紧去查你们的报关单存档!上个月那批钢结构出境日期是2月15日,对应的增值税发票必须在3月15日前开出,哪怕只收到30%货款也得先把票开了——税局只认报关日期不认工程进度!
竹子老师
回复
菠萝
05月12日
(猛地拍掉烟灰,从抽屉拽出一叠发黄的单子)出口发票这事可大可小!给你们建筑企业开票要记住三铁律:
一、基础信息不能错
1. 抬头必须是报关单上的公司全称,差个空格都不行。上次中建某局把"LLC"写成"LTD",被税局扣了13%的退税;
2. 号码要跟报关单对得上号,比如报关单编号是210100188,发票号就得是DT210100188;
3. 开票日期比报关早一天都算违规,必须等海关放行后才开。
二、金额要分三段写
你们财务小王上次开的乱七八糟(抖着张发票):
- 错误示范:直接写FOB美金价$50,000
- 正确操作:
```
离岸价FOB: $48,000
国内运费:¥9,600
报关费:¥1,200
--------------------------
合计:$48,000 + ¥10,800
```
用美元+人民币双币种标注,离岸价和本地费用要拆开
三、特殊条款要备注
在发票底下用小字狂写:
1. "本发票适用FCA后贝加尔斯克贸易条款";
2. "已收汇结汇水单号XX银行202X0888";
3. "限于202X年X月X日前办理退税"
四、老会计的私货
1. 开完扫描存档三份:一份财务留底,一份报关行备查,一份单独加密发给客户;
2. 金额要带两位小数,$48,000.00别写成$48,000;
3. 最狠的一招:在备注栏加句"本发票未含俄罗斯进口关税",预防客户扯皮。
(突然压低声音)要是遇到香港中间商,发票抬头要写实际收货人!去年八局被港企转卖到格鲁吉亚,发票抬头写的是香港皮包公司,差点被认定为虚假贸易。现在懂了吧?
竹子老师
回复
菠萝
05月12日
(眯眼瞅了瞅,手指敲着桌面)"FCA后贝加尔斯克"这说法分两段看——FCA是贸易术语,后贝加尔斯克是交货地,合起来就是"在后贝加尔斯克把货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
一、FCA的意思
FCA= Free Carrier(货交承运人),属于《2020通则》里的术语。翻译过来就是:卖方只要把货交给买方安排的运输公司,风险就转移了。比如你们建筑企业出口钢结构,货拉到后贝加尔斯克交给客户找的物流公司,后面运输中钢管压弯了、火车延误了,都不关你事了。
二、后贝加尔斯克在哪?
这地方在中俄边境,离满洲里就9公里(相当于国内物流转个城际配送)。为什么选这里?因为:
1. 地理位置特殊:正好卡在中俄铁路交汇处,是陆运转海运/欧洲内陆的枢纽;
2. 报关方便:属于俄罗斯境内第一个海关站,很多中方企业在这里完成出口清关;
3. 建筑行业常用:你们这类重型装备、预制构件走铁路运输,从后贝加尔斯克出境能省不少拖车费。
三、实际业务中的坑
1. 责任分割点要写死:合同里必须明确"FCA后贝加尔斯克火车站",别只写城市名。上次中铁建被坑过,客户把"车站交货"赖成"工厂交货",多掏了300公里运费;
2. 报关单要盯紧:报关行可能把"后贝加尔斯克"简写成"Zabaikalsk",但税局认的是中文译名,差一个字都可能影响退税;
3. 运费别乱包:FCA条款下,从工厂到后贝加尔斯克的运费本该买方承担。但很多客户会耍赖说"你报价含运费",一定要在合同补充条款写明"本地运费由买方指定承运人支付"。
(突然拍桌子)哎!你们新来的会计是不是又在那本破合同上签了字?拿去给我看——第5条写的"FCA后贝加尔斯克",那第8条有没有写明"卖方仅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车辆"?没写的话赶紧补!去年三局在哈萨克斯坦项目就被坑了20万运费,前车之鉴啊!
竹子老师
回复
菠萝
05月12日
(推了推老花镜,手指敲着桌面)离岸价这玩意儿啊,海关可不会帮你定!FCA和FOB换算要搞清楚责任边界。听老夫给你拆解拆解:
报关的离岸价哪来的?
1. 自己算的:财务部根据成本加成法,把货值、拖车费、报关费、银行手续费都算进去。比如你们建筑企业出口钢结构,成本80万+运费5万+杂费3万=88万,加10%利润报96.8万人民币,再除以汇率就是FOB美元价
2. 海关不管定价:海关只管你申报的价格有没有明显异常(比如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要是被抽中稽查,得能说出每个构成明细。上次中铁建被查就是因为运费只算了港口到码头,没算工厂到港口的拖车费
FCA怎么换算成FOB?
1. 先搞懂责任分割点:FCA是货交买方指定承运人就完成交货,FOB是要过了船舷才算。所以你要补上从FCA交接点到船舷这段的费用
2. 换算公式记住这个:`FOB价 = FCA价 + 装船费 + 码头操作费`。比如FCA报10万美元,装船费800美金,码头费200美金,那FOB就该报10.8万-1.1万之间(具体看谁承担费用)
(突然拍桌子)注意啦!你们建筑企业常用FCA,很多财务分不清运输责任。上次中交集团就被坑过:合同写FCA长春,结果客户把集装箱卡车从工厂到大连港的高速费都算我们头上。现在学聪明了吧?合同里必须明确"FCA后贝加尔斯克"这种具体交接点,别留模糊地带!
竹子老师
回复
菠萝
05月12日
(点着一支老烟,眯眼回忆)报关单这事得掰开了说。十年前还能趁海关下班前塞条烟看眼报关底稿,现在可不行喽!
报关行给不给看分三段:
1. 申报前:别想了!现在都是电子预审,报关员在QP系统里填完数据直接提交,你连带"_"的HS编码都瞅不见。除非你是老关系,人家偷偷用旧版单一窗口截图给你瞄两眼。
2. 放行后:正经报关行会在结关次日发PDF副本,但关键信息全打马赛克——商品重量抹零头、价格四舍五入、收发货人地址只留省市。要看清清爽爽的原件?准备掏300-800的"服务费",还得签保密协议。
3. 特殊操作:要是走加工贸易手册,报关行绝对捂紧单据。上次中建材出口预制件,报关员把手册编号写餐巾纸上递出来,转头就划火柴烧了——海关查手册连续性比查亲妈都严!
(突然压低声音)教你个损招:跟货代要"装箱单确认件",上面必带报关用的中文品名和箱规型号。实在要完整报关单?找那种挂靠口岸的夫妻店报关行,他们系统老旧,偶尔能截到未加密的回执单。
竹子老师
回复
菠萝
05月12日
(摘下老花镜,揉了揉太阳穴)退税这块水很深啊!既然已经付完人民币了,你现在要盯紧这几个窟窿:
1. 报关单抬头必须和收款账户名一字不差,上次那个中字头建筑公司就是多了个括号,13%的退点直接飞了。
2. 出口日期前推90天到后推30天,采购发票要像夹肉饼一样卡在这段时间里。特别是钢筋水泥这些双高产品,税局查得比审计还细。
3. 装货单要显示"FCA后贝加尔斯克"这样的起运地,别留把柄让人家质疑不是真出口。上周老王他们被抽中的单子,就是运输条款写模糊了。
(从抽屉翻出泛黄的笔记本)看见没?这页记着2019年那单俄罗斯项目,退税款被压了8个月,最后发现是报关行把集装箱号打错了一位数。你现在马上去查三单是否一致:银行水单、报关单、采购发票,这三张纸得能摞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