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文老师
回答于05月22日
金牌答疑老师
### 一、印花税的完整做账分录
1. 计提印花税(一般企业)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2. 缴纳印花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说明:
- 印花税通常不需要计提,直接缴纳时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但若企业需要明确核算,可先计提再缴纳。
- 如果企业一次性购买大额印花税票(如按年计算),可先计入“待摊费用”,再分期摊销,但实际操作中较少采用。
---
### 二、礼品的做账分录
1. 企业购买礼品用于业务招待
(1)购买礼品时:
借:库存商品(或周转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发放礼品时:
借: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库存商品(或周转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说明:
- 礼品用于业务招待,属于个人消费,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需转出。
- 若礼品作为视同销售处理,需按市场价确认收入并计提销项税。
2. 企业购买礼品用于职工福利
(1)购买礼品时:
借:库存商品(或周转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发放礼品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库存商品(或周转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说明:
- 用于职工福利的礼品,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需转出。
- 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符合会计准则要求。
---
### 三、注意事项
1. 印花税:
-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处理一致。
- 印花税无需通过“应交税费”科目计提,可直接计入“税金及附加”。
2. 礼品:
- 根据用途区分“业务招待费”或“职工福利费”。
- 涉及增值税时,需注意进项税额的处理(转出或视同销售)。
- 礼品价值较高时,建议通过“库存商品”科目核算,便于管理。
如果有具体业务场景或金额,可以进一步细化处理!
一、印花税的完整做账分录
1. 计提印花税(一般企业)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2. 缴纳印花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说明:
- 印花税通常不需要计提,直接缴纳时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但若企业需要明确核算,可先计提再缴纳。
- 如果企业一次性购买大额印花税票(如按年计算),可先计入“待摊费用”,再分期摊销,但实际操作中较少采用。
---
二、礼品的做账分录
1. 企业购买礼品用于业务招待
(1)购买礼品时:
借:库存商品(或周转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发放礼品时:
借: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库存商品(或周转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说明:
- 礼品用于业务招待,属于个人消费,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需转出。
- 若礼品作为视同销售处理,需按市场价确认收入并计提销项税。
2. 企业购买礼品用于职工福利
(1)购买礼品时:
借:库存商品(或周转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发放礼品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库存商品(或周转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说明:
- 用于职工福利的礼品,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需转出。
- 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符合会计准则要求。
---
三、注意事项
1. 印花税:
-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处理一致。
- 印花税无需通过“应交税费”科目计提,可直接计入“税金及附加”。
2. 礼品:
- 根据用途区分“业务招待费”或“职工福利费”。
- 涉及增值税时,需注意进项税额的处理(转出或视同销售)。
- 礼品价值较高时,建议通过“库存商品”科目核算,便于管理。
如果有具体业务场景或金额,可以进一步细化处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