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老师
回答于04月25日
金牌答疑老师
在公司正常运营情况下,有很多项目是需要计提的。
一、费用类
1. 工资和福利费
- 背景:企业需要定期支付员工工资,并且根据工资总额计提一定比例的福利费,如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这是为了确保在会计期间能够合理地反映人力成本。
- 解释:例如,公司每月会根据考勤情况和工资计算标准,先计提员工工资。假设公司有100名员工,平均工资为5000元/月,那么每月计提工资的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 - 工资”(假设管理人员工资)、“销售费用 - 工资”(销售人员工资)、“生产成本 - 直接人工”(生产人员工资)等科目,金额总计5000×100 = 500,000元,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500,000元。同时,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如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计提福利费,借记“管理费用 - 职工福利费”等相关科目,金额为500,000×14% = 70,000元,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 职工福利费”70,000元。
2. 折旧和摊销
- 背景:公司的固定资产(如房屋、设备等)会随着使用而损耗,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等)也会在一定期限内逐渐失去价值。为了将这些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其使用寿命期间的各个会计期间,需要计提折旧和摊销。
- 解释: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例,假如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10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5%。那么每年计提折旧的金额为100,000×(1 - 5%)÷5 = 19,000元。每月计提折旧时,借记“制造费用 - 折旧费”(如果设备用于生产)、“管理费用 - 折旧费”(如果设备用于管理部门)等科目,金额为19,000÷12≈1583.33元,贷记“累计折旧”1583.33元。对于无形资产摊销也是类似的原理,比如公司购买一项专利,价值500,000元,有效期为10年,每年摊销金额为500,000÷10 = 50,000元,每月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 - 无形资产摊销”等相关科目,金额为50,000÷12≈4166.67元,贷记“累计摊销”4166.67元。
3. 租金
- 背景:如果公司租赁房屋、设备等资产,通常需要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计提租金费用。这样可以准确反映租赁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
- 解释:例如,公司租赁一间办公室,每月租金为10,000元,租赁期为3年。在每个月末,需要计提当月的租金费用,借记“管理费用 - 租金”10,000元,贷记“其他应付款 - 租金”10,000元。
4. 水电费等公用事业费用
- 背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消耗水、电等资源,这些费用通常是定期结算的。为了匹配费用发生的期间和会计期间,需要计提相关费用。
- 解释:假设公司每月中旬抄表结算水电费,但会计核算是按月进行。在月底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和预估,计提本月尚未收到发票的水电费。例如,预估本月水电费为5000元,借记“制造费用 - 水电费”(如果用于生产)、“管理费用 - 水电费”(如果用于管理部门)等科目5000元,贷记“其他应付款 - 水电费”5000元。当实际收到发票时,再进行调整。
二、税金类
1. 企业所得税
- 背景: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需要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当期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虽然企业所得税是在年度终了后进行汇算清缴,但在会计期间内需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
- 解释:例如,公司在一个季度内实现利润总额为10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那么在该季度末,需要计提企业所得税,金额为100,000×25% = 25,000元。借记“所得税费用”
在公司正常运营情况下,有很多项目是需要计提的。
一、费用类
1. 工资和福利费
- 背景:企业需要定期支付员工工资,并且根据工资总额计提一定比例的福利费,如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这是为了确保在会计期间能够合理地反映人力成本。
- 解释:例如,公司每月会根据考勤情况和工资计算标准,先计提员工工资。假设公司有100名员工,平均工资为5000元/月,那么每月计提工资的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 - 工资”(假设管理人员工资)、“销售费用 - 工资”(销售人员工资)、“生产成本 - 直接人工”(生产人员工资)等科目,金额总计5000×100 = 500,000元,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500,000元。同时,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如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计提福利费,借记“管理费用 - 职工福利费”等相关科目,金额为500,000×14% = 70,000元,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 职工福利费”70,000元。
2. 折旧和摊销
- 背景:公司的固定资产(如房屋、设备等)会随着使用而损耗,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等)也会在一定期限内逐渐失去价值。为了将这些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其使用寿命期间的各个会计期间,需要计提折旧和摊销。
- 解释: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例,假如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10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5%。那么每年计提折旧的金额为100,000×(1 - 5%)÷5 = 19,000元。每月计提折旧时,借记“制造费用 - 折旧费”(如果设备用于生产)、“管理费用 - 折旧费”(如果设备用于管理部门)等科目,金额为19,000÷12≈1583.33元,贷记“累计折旧”1583.33元。对于无形资产摊销也是类似的原理,比如公司购买一项专利,价值500,000元,有效期为10年,每年摊销金额为500,000÷10 = 50,000元,每月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 - 无形资产摊销”等相关科目,金额为50,000÷12≈4166.67元,贷记“累计摊销”4166.67元。
3. 租金
- 背景:如果公司租赁房屋、设备等资产,通常需要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计提租金费用。这样可以准确反映租赁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
- 解释:例如,公司租赁一间办公室,每月租金为10,000元,租赁期为3年。在每个月末,需要计提当月的租金费用,借记“管理费用 - 租金”10,000元,贷记“其他应付款 - 租金”10,000元。
4. 水电费等公用事业费用
- 背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消耗水、电等资源,这些费用通常是定期结算的。为了匹配费用发生的期间和会计期间,需要计提相关费用。
- 解释:假设公司每月中旬抄表结算水电费,但会计核算是按月进行。在月底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和预估,计提本月尚未收到发票的水电费。例如,预估本月水电费为5000元,借记“制造费用 - 水电费”(如果用于生产)、“管理费用 - 水电费”(如果用于管理部门)等科目5000元,贷记“其他应付款 - 水电费”5000元。当实际收到发票时,再进行调整。
二、税金类
1. 企业所得税
- 背景: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需要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当期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虽然企业所得税是在年度终了后进行汇算清缴,但在会计期间内需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
- 解释:例如,公司在一个季度内实现利润总额为10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那么在该季度末,需要计提企业所得税,金额为100,000×25% = 25,000元。借记“所得税费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