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的抵扣税,通常指的是在增值税计算中,企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以下是具体的计算方法:
1. 取得合法扣税凭证:
- 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是最常见的进项税额抵扣凭证。例如,企业购进一批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即为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 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也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这适用于企业从境外进口货物或服务的情况。
- 购进农产品时,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也是可以抵扣的。例如,某企业从农业生产者手中收购一批农产品,取得农产品收购发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10000元,规定的扣除率为9%,则可抵扣的进项税额=10000×9%=900元。
- 从境外单位或个人购进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境内的不动产时,从税务机关或扣缴义务人处取得的代扣代缴税款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同样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
2. 特殊情况
- 如果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的部分可以结转至下期继续抵扣。这意味着,如果企业在某个纳税期内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多余的进项税额不会浪费,可以在未来的纳税期中继续用于抵扣销项税额。
3. 计算公式
- 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其中,销项税额是指公司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中,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得出的税额;进项税额则是公司购买货物、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中支付的增值税额。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取得符合规定的扣税凭证,并且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才能够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此外,企业在进行增值税抵扣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税收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抵扣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应收的抵扣税,通常指的是在增值税计算中,企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以下是具体的计算方法:
1. 取得合法扣税凭证:
- 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是最常见的进项税额抵扣凭证。例如,企业购进一批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即为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 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也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这适用于企业从境外进口货物或服务的情况。
- 购进农产品时,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也是可以抵扣的。例如,某企业从农业生产者手中收购一批农产品,取得农产品收购发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10000元,规定的扣除率为9%,则可抵扣的进项税额=10000×9%=900元。
- 从境外单位或个人购进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境内的不动产时,从税务机关或扣缴义务人处取得的代扣代缴税款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同样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
2. 特殊情况
- 如果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的部分可以结转至下期继续抵扣。这意味着,如果企业在某个纳税期内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多余的进项税额不会浪费,可以在未来的纳税期中继续用于抵扣销项税额。
3. 计算公式
- 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其中,销项税额是指公司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中,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得出的税额;进项税额则是公司购买货物、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中支付的增值税额。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取得符合规定的扣税凭证,并且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才能够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此外,企业在进行增值税抵扣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税收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抵扣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