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会计实务

会计实务

做完上月工资表发放计提分录,公积金缴纳计提分录,其他应付款-...

做完上月工资表发放计提分录,公积金缴纳计提分录,其他应付款-公积金科目有借方余额125元,什么原因?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04月30日
回答 1
木森老师
木森老师 回答于04月30日
金牌答疑老师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导致的,咱来仔细分析分析: ### 1. 公积金缴纳金额计算误差 - 计算规则差异:不同员工公积金缴纳基数可能不同,比如有的员工是按照基本工资作为基数,有的可能是基本工资加上绩效工资等作为基数。在计算每个员工公积金缴纳金额时,如果出现四舍五入的情况,单个员工身上可能差异较小,但众多员工累计起来,就可能产生一定的金额差异。 - 人数统计错误:在确定参与公积金缴纳的员工人数时,可能出现统计错误。例如,新入职员工或离职员工的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多算或者少算了人数,从而使公积金计提和实际缴纳金额出现偏差。 ### 2. 公积金补缴或调整 - 补缴以前月份公积金:如果之前月份存在公积金少缴的情况,在本月进行了补缴。补缴的金额可能没有经过“其他应付款 - 公积金”科目过渡,直接缴纳,就会导致该科目出现借方余额。 - 公积金缴纳比例调整:若近期公司调整了公积金缴纳比例,在计算本月应缴纳公积金时按照新比例计算,而计提时可能还是按照旧比例计提,就会出现差额,导致“其他应付款 - 公积金”科目余额出现异常。 ### 3. 会计处理错误 - 记账方向错误:在记录公积金相关业务时,可能出现记账方向记反的情况。比如,在实际缴纳公积金时,错误地记入了“其他应付款 - 公积金”科目的借方,而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冲减该科目的贷方。 - 重复记账或漏记账目:在处理公积金业务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疏忽,对某些公积金缴纳或计提的凭证进行了重复录入,或者遗漏了部分账目没有记录。例如,在计提公积金时,对同一笔金额进行了两次计提,或者在缴纳公积金后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 4. 其他特殊情况 - 政策性调整:当地公积金政策发生变化,例如出台新的优惠政策或收费规定,导致公司实际缴纳的公积金金额与计提金额不符。比如,政府暂时减免部分公积金费用,或者对特定行业、企业有公积金缴纳的补贴政策等。 - 银行手续费或其他扣除:在公积金缴纳过程中,银行可能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或者存在其他代扣款项(如滞纳金等)。这些费用直接从缴纳的公积金金额中扣除,而公司在计提时没有考虑到这部分支出,使得“其他应付款 - 公积金”科目出现借方余额。
更多
0
讨论
5月报税还有 022
热门标签词
热门问答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