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月老师
回答于05月26日
金牌答疑老师
下面我来逐一解答你们公司的账务处理问题:
### 一、京东购买5000元设备(未要发票)的账务处理
1. 未取得发票时:
- 可暂按合同金额或付款凭证入账,但需在账务中备注“暂估入账,发票未到”。
- 会计分录:
```
借:固定资产-XX设备 5000
贷:应付账款-京东(或暂估应付账款) 5000
```
- 注意:暂估入账后,需在发票到达时冲销原分录,按发票金额重新入账(若金额有差异需调整)。
2. 后续取得发票时:
- 先冲销暂估分录:
```
借:固定资产-XX设备 -5000
贷:应付账款-京东 -5000
```
- 再按发票金额重新入账:
```
借:固定资产-XX设备 5000
贷:应付账款-京东 5000
```
- 若发票与暂估值一致:可不用重复记账,直接在原分录中补充发票信息。
---
### 二、交纳一个月保险的账务处理
1. 企业承担部分(如社保、公积金等):
- 根据险种计入对应科目(如社保费、公积金等),并确认负债。
- 会计分录:
```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
- 示例:假设企业承担社保费用800元、公积金300元:
```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800
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800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300
```
2. 个人承担部分(代扣代缴):
- 从员工工资中代扣,计入负债科目。
- 会计分录:
```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个人社保/公积金
```
- 注意:实际缴纳时,冲减“其他应付款”并确认银行存款支出。
---
### 三、未发工资的账务处理
1. 计提工资(无论是否发放,均需计提):
- 会计分录:
```
借:管理费用-工资(或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 示例:假设计提工资总额1万元:
```
借:管理费用-工资 1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0
```
2. 未发放工资的处理:
- 计提后未发放时,“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方余额即为欠发工资金额,无需额外分录。
- 注意:次月发放时,再做:
```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
---
### 四、综合建议
1. 暂估入账的风险:未取得发票时,税务上可能不允许税前扣除,需在汇算清缴前取得发票。
2. 工资与社保的匹配:即使工资未发放,仍需按计提金额确认成本费用,并与社保、公积金的计提逻辑保持一致。
3. 新公司注意事项:
- 建议尽快索取发票,避免长期挂账;
- 每月按时计提工资和社保,确保账务合规。
如有进一步问题,欢迎随时咨询!
下面我来逐一解答你们公司的账务处理问题:
一、京东购买5000元设备(未要发票)的账务处理
1. 未取得发票时:
- 可暂按合同金额或付款凭证入账,但需在账务中备注“暂估入账,发票未到”。
- 会计分录:
```
借:固定资产-XX设备 5000
贷:应付账款-京东(或暂估应付账款) 5000
```
- 注意:暂估入账后,需在发票到达时冲销原分录,按发票金额重新入账(若金额有差异需调整)。
2. 后续取得发票时:
- 先冲销暂估分录:
```
借:固定资产-XX设备 -5000
贷:应付账款-京东 -5000
```
- 再按发票金额重新入账:
```
借:固定资产-XX设备 5000
贷:应付账款-京东 5000
```
- 若发票与暂估值一致:可不用重复记账,直接在原分录中补充发票信息。
---
二、交纳一个月保险的账务处理
1. 企业承担部分(如社保、公积金等):
- 根据险种计入对应科目(如社保费、公积金等),并确认负债。
- 会计分录:
```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
- 示例:假设企业承担社保费用800元、公积金300元:
```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800
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800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300
```
2. 个人承担部分(代扣代缴):
- 从员工工资中代扣,计入负债科目。
- 会计分录:
```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个人社保/公积金
```
- 注意:实际缴纳时,冲减“其他应付款”并确认银行存款支出。
---
三、未发工资的账务处理
1. 计提工资(无论是否发放,均需计提):
- 会计分录:
```
借:管理费用-工资(或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 示例:假设计提工资总额1万元:
```
借:管理费用-工资 1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0
```
2. 未发放工资的处理:
- 计提后未发放时,“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方余额即为欠发工资金额,无需额外分录。
- 注意:次月发放时,再做:
```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
---
四、综合建议
1. 暂估入账的风险:未取得发票时,税务上可能不允许税前扣除,需在汇算清缴前取得发票。
2. 工资与社保的匹配:即使工资未发放,仍需按计提金额确认成本费用,并与社保、公积金的计提逻辑保持一致。
3. 新公司注意事项:
- 建议尽快索取发票,避免长期挂账;
- 每月按时计提工资和社保,确保账务合规。
如有进一步问题,欢迎随时咨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