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中级会计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公司制企业存在代理问题是什么意思?

公司制企业存在代理问题是什么意思?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04月19日
回答 1
快乐老师
快乐老师 回答于04月20日
金牌答疑老师,已为数十万学员排忧解难
在公司制企业中,所有者(股东)将资产运营权委托给经营者(经理人员等),形成委托 - 代理关系 。代理问题指在这种关系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不完全一致、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经营者可能为追求自身利益,做出有损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具体表现及原因如下: 利益不一致 所有者目标:股东作为公司所有者,目标通常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关注公司长期价值增长、利润积累和股票价值提升等 ,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 经营者目标:经营者除经济收入外,还追求社会地位提升、掌控更多资源、个人声誉积累等 。如通过在职高消费(豪华办公室、高级商务活动等)、扩大企业规模(提升自身权力和影响力)来满足自身利益,这些行为可能偏离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信息不对称 经营者信息优势:经营者直接参与公司日常运营管理,对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市场动态、财务细节等信息掌握更全面、及时 。相比之下,股东分散且大多不直接参与经营,获取信息渠道有限、存在滞后性。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使经营者可能出现逆向选择(如入职时夸大自身能力)和道德风险(在职期间为自身利益损害股东利益) 。比如,经营者可能隐瞒不利信息、操纵财务报表,或利用信息优势进行自利投资决策,而股东难以及时察觉和有效监督。 代理问题主要类型包括: 努力程度问题:经理人员持有公司股份少,工作偷懒动机可能更强 。因偷懒难以直接量化,研究常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判断,如经理人员被聘为其他公司董事消息发布时公司股价下降,可能暗示其为个人利益决策损害公司价值。 任期问题:经理人员任期有限,与股东持股期无限性存在矛盾 。临近退休或任期结束时,经理人员可能偏好短期见效项目,放弃长期高获利项目,如削减研发费用以增加当期报酬,损害公司长期发展潜力。 不同风险偏好问题:股东可通过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更关注系统性风险;经理人员财富与公司紧密关联,风险偏好更接近债权人 。为避免财务危机影响自身名誉和职位,经理人员可能选择风险小的投资和财务政策,如扩张现有生产线、减少负债融资、采用低股利支付政策等,虽降低自身风险,但可能牺牲公司潜在收益,损害股东利益。 资产使用问题:经理人员可能过度在职消费,或进行无利润投资扩大公司规模,以增加报酬和特权 。研究发现公司规模(销售额)对经理人员报酬解释力高于经营绩效,说明其有动机通过扩大规模而非提升业绩获取更多利益,导致股东财富减损
更多
0
讨论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黑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西藏
  • 内蒙古
获取验证码
热门标签词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