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账联分类

账联分类

合并报表第二节,讲义第九页上面的综合题中商誉是支付对价-(被...

合并报表第二节,讲义第九页上面的综合题中商誉是支付对价-(被合并方净资产公允价值+评估增值-递延负债),例题21-6的商誉是支付对价-递延负债,这两个为什么不是同一种算法呢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05月26日
回答 1
菠萝
菠萝 回答于05月27日
金牌答疑老师
- 在合并报表中,计算商誉的基本公式是商誉=合并成本-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 - 讲义第九页综合题中,“支付对价-(被合并方净资产公允价值+评估增值-递延负债)”这种算法,是因为被合并方存在评估增值以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考虑评估增值是为了准确反映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于评估增值导致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的,需要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中扣除,这样能更准确地计算出商誉。 ​ - 例题21 - 6中“商誉=支付对价-递延负债”,可能是因为该例题中被合并方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外,不存在其他影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因素,或者题目将其他因素简化处理了,仅强调了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影响,所以直接用支付对价减去递延负债来计算商誉。 虽然两个公式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基于商誉计算的基本公式,只是根据不同题目条件和简化处理的需要进行了调整。
更多
0
讨论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黑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西藏
  • 内蒙古
获取验证码
热门标签词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