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老师
回答于04月25日
金牌答疑老师
遇到公司转钱给个人找网络达人拍视频且达人不愿意开票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处理报账问题:
### 一、沟通协商
1. 与达人沟通:再次尝试与网络达人沟通,向其解释发票对于公司财务处理的重要性。说明公司作为正规企业,需要发票来证明业务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以应对税务审计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可以提及如果没有发票,公司在财务上可能会面临一些困境,比如无法准确核算成本、税前扣除受限等,尽量争取达人的理解并开具发票。
2. 与中间人沟通:如果通过个人转账给达人,与该个人充分沟通,强调其作为业务中间环节的责任。告知该个人如果不能取得达人的发票,可能会影响其在公司这边的业务结算或信誉,促使其协助解决发票问题,比如由中间人去说服达人开具发票,或者让中间人承担一定的责任来提供解决方案。
### 二、替代方案
1. 代开发票:如果达人确实无法自行开具发票,可询问其是否能够通过合法的税务代征点或委托税务服务机构进行代开发票。公司可以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信息,但需确保代开发票的过程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出现虚假发票等违规行为。不过要注意,现在税务监管严格,对于一些不合规的代开发票途径要坚决杜绝,必须是通过正规渠道,如当地税务局认可的代征点等。
2. 合同约定:在与达人或中间人的合同中明确约定发票开具的相关条款,包括发票类型、开具时间、违约责任等。如果之前合同未明确,可考虑签订补充协议,将发票事宜纳入合同约束范围,以便在后续出现纠纷时有据可依。例如,约定如因未提供发票导致公司损失,达人或中间人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等。
### 三、账务处理
1. 暂估入账:如果短期内确实无法取得发票,可先按照合理的估计金额进行暂估入账,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如广告宣传费、业务推广费等),同时设置“其他应收款 - 暂估应付账款”等过渡性科目,待取得发票后再进行冲销和调整。但要注意,暂估入账的金额应尽量准确合理,且在年度终了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清理和调整,避免跨年度长期挂账。
2. 凭证准备:整理与该业务相关的所有凭证资料,包括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能证明业务发生的沟通内容)、合同协议、达人提供的视频成果验收证明等,以便在税务检查或审计时能够证明业务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即使没有发票,这些资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费用的列支,但不能完全替代发票的作用。
### 四、税务申报
1. 所得税处理: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如果没有取得合法有效的发票,这部分费用可能在税前扣除时会受到限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公司需要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按照规定对不能扣除的费用进行调整,避免因税务违规而产生滞纳金和罚款等风险。
2. 增值税处理:如果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且该业务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由于没有取得专用发票,相应的进项税额无法抵扣,会增加公司的增值税负担。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增值税计税情况进行准确的核算和申报。
### 五、风险防范
1. 内部审批:强化公司内部的审批流程,对于这种没有发票的业务支出,需要经过更高层级的审批,确保业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得到充分评估,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费用列支和潜在的税务风险。
2. 风险评估:定期对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特别是对于这类发票缺失的情况,分析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审计风险等,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如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业务人员对发票重要性的认识,从源头上控制发票问题的发生。
总之,遇到这种情况要积极采取措施,尽量获取发票,同时做好账务处理和税务申报工作,降低公司的潜在风险。
遇到公司转钱给个人找网络达人拍视频且达人不愿意开票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处理报账问题:
一、沟通协商
1. 与达人沟通:再次尝试与网络达人沟通,向其解释发票对于公司财务处理的重要性。说明公司作为正规企业,需要发票来证明业务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以应对税务审计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可以提及如果没有发票,公司在财务上可能会面临一些困境,比如无法准确核算成本、税前扣除受限等,尽量争取达人的理解并开具发票。
2. 与中间人沟通:如果通过个人转账给达人,与该个人充分沟通,强调其作为业务中间环节的责任。告知该个人如果不能取得达人的发票,可能会影响其在公司这边的业务结算或信誉,促使其协助解决发票问题,比如由中间人去说服达人开具发票,或者让中间人承担一定的责任来提供解决方案。
二、替代方案
1. 代开发票:如果达人确实无法自行开具发票,可询问其是否能够通过合法的税务代征点或委托税务服务机构进行代开发票。公司可以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信息,但需确保代开发票的过程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出现虚假发票等违规行为。不过要注意,现在税务监管严格,对于一些不合规的代开发票途径要坚决杜绝,必须是通过正规渠道,如当地税务局认可的代征点等。
2. 合同约定:在与达人或中间人的合同中明确约定发票开具的相关条款,包括发票类型、开具时间、违约责任等。如果之前合同未明确,可考虑签订补充协议,将发票事宜纳入合同约束范围,以便在后续出现纠纷时有据可依。例如,约定如因未提供发票导致公司损失,达人或中间人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等。
三、账务处理
1. 暂估入账:如果短期内确实无法取得发票,可先按照合理的估计金额进行暂估入账,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如广告宣传费、业务推广费等),同时设置“其他应收款 - 暂估应付账款”等过渡性科目,待取得发票后再进行冲销和调整。但要注意,暂估入账的金额应尽量准确合理,且在年度终了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清理和调整,避免跨年度长期挂账。
2. 凭证准备:整理与该业务相关的所有凭证资料,包括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能证明业务发生的沟通内容)、合同协议、达人提供的视频成果验收证明等,以便在税务检查或审计时能够证明业务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即使没有发票,这些资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费用的列支,但不能完全替代发票的作用。
四、税务申报
1. 所得税处理: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如果没有取得合法有效的发票,这部分费用可能在税前扣除时会受到限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公司需要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按照规定对不能扣除的费用进行调整,避免因税务违规而产生滞纳金和罚款等风险。
2. 增值税处理:如果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且该业务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由于没有取得专用发票,相应的进项税额无法抵扣,会增加公司的增值税负担。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增值税计税情况进行准确的核算和申报。
五、风险防范
1. 内部审批:强化公司内部的审批流程,对于这种没有发票的业务支出,需要经过更高层级的审批,确保业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得到充分评估,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费用列支和潜在的税务风险。
2. 风险评估:定期对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特别是对于这类发票缺失的情况,分析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审计风险等,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如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业务人员对发票重要性的认识,从源头上控制发票问题的发生。
总之,遇到这种情况要积极采取措施,尽量获取发票,同时做好账务处理和税务申报工作,降低公司的潜在风险。
更多
金田老师
回复
竹子老师
2025年04月14日
关于已开票未确认收入,增值税申报时确认了收入,以后确认收入时是否还能再确认收入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具体的会计处理和税务规定。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解答:
会计处理与税务规定的差异
1. 会计处理:
- 在会计上,收入的确认通常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在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如商品交付、服务提供等)时才确认收入。如果已开票但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通常会通过“预收账款”等科目进行核算,待满足条件后再从“预收账款”转入“主营业务收入”。
- 如果已开票且已收款,但会计上尚未确认收入,可能是因为收入确认条件尚未完全满足,或者企业出于某种考虑选择暂不确认收入。
2. 税务规定:
- 在税务上,特别是增值税方面,只要开了发票,无论会计上是否确认收入,都需要确认增值税销项税。这是因为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制度,即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 因此,即使会计上尚未确认收入,但增值税申报时仍需根据开票金额确认收入并计算销项税。
后续确认收入时的会计处理
1. 避免重复确认收入:
- 在后续期间,当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并准备在会计上确认收入时,需要确保不会重复确认收入。这意味着,如果在增值税申报时已经确认了收入,那么在会计上确认收入时,应直接从“预收账款”等科目转入“主营业务收入”,而不再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重复记账。
- 具体来说,会计分录可能如下:借记“预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主营业务收入”的金额应为实际确认的收入金额,而不是增值税申报时已确认的收入金额。
2. 调整税额:
- 如果因为未及时确认收入而导致税额差异,需要在后续确认收入时将账上的税额调整至与纳税申报一致。这可以通过调整“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来实现。
综上所述,已开票未确认收入的情况下,增值税申报时确认了收入并不意味着以后确认收入时不能再确认收入。关键在于确保会计处理与税务规定保持一致,避免重复确认收入,并在必要时对税额进行调整。同时,企业应遵循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准确核算收入和税额,确保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