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会计实务

会计实务

A公司的科目余额表中应收账款借方50 贷方100(未开票的收入),...

A公司的科目余额表中应收账款借方50 贷方100(未开票的收入),记账软件印出来的负债表应收账款余额是-50。为什么领导要调表不调账,在负债表做个调整分录 借 应收 100 贷 主营80增值税20。这样报表中的应收账款余额就成了50,这是为啥?那应收账款 贷方的那100就没了?不体现了?最后还做了一笔 借主营成本80 贷 存货80(结转成本),为啥结转成本的金额是确认收入的百分之百?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05月25日
回答 1
木森老师
木森老师 回答于05月25日
金牌答疑老师
学员你好,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将从会计原理和实际操作的角度为你解答。 ### 1. 关于“调表不调账”的原因 - 背景分析: 你的科目余额表中,应收账款出现贷方余额100(即负数),说明存在预收账款性质(未开票收入)。但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通常不体现负数,而是通过重分类到“预收账款”科目。领导选择“调表不调账”,是因为账面处理可能涉及复杂调整(如红字冲销或重开票),而直接在报表层面调整更简单。 - 调整分录的目的: 领导在报表调整分录中做“借应收账款100,贷主营业务收入80、应交税费(增值税)20”,本质是将未开票收入确认为收入,同时冲减应收账款的贷方余额(即预收性质)。这一步并非实际记账,而是报表层面的重分类和收入确认,目的是让报表反映真实的应收账款余额(50)和收入情况。 --- ### 2. 应收账款贷方100去哪了? - 逻辑解释: 原科目余额表中,应收账款贷方100属于“预收账款”性质(未开票收入)。通过调整分录,这部分贷方余额被确认为收入(80)和销项税(20),相当于将预收账款转为已开票收入。 - 调整后,应收账款借方余额变为50(50-100+100=50),符合报表列示要求。 - 贷方100通过收入确认“消失”,但实际是转化为收入和税款,并未凭空消失。 --- ### 3. 为什么结转成本是收入的100%(80)? - 会计匹配原则: 根据会计准则,收入与成本需配比。确认收入80后,需结转对应的成本。若成本率是100%(即成本=收入),则结转成本80是合理的。 - 可能的场景: - 该笔销售属于“买断式”交易(如贸易企业),采购成本与收入完全一致。 - 或企业采用简化处理,默认成本率100%(实际中需根据具体业务判断)。 --- ### 4. 总结:领导的操作逻辑 - 核心目标: 1. 将预收账款(应收账款贷方)确认为收入,解决报表应收账款负数问题。 2. 通过报表调整分录(而非实际记账),快速实现报表合规性。 3. 同步结转成本,满足收入与成本的配比要求。 - 风险提示: - 调表不调账可能导致账实不符,长期积累会引发问题(如审计风险)。 - 建议后续补记实际账务处理(如红字冲销原分录,重新按正确方式开票)。 --- ### 5. 补充建议 - 规范操作: 若频繁出现未开票收入,建议在账务处理时直接使用“预收账款”科目,而非通过应收账款核算。 - 学习重点: 理解“应收账款贷方余额需重分类至预收账款”“收入确认需匹配成本”等基本原则,避免被表面分录迷惑。 希望以上解答能帮你理清思路,如有进一步疑问,欢迎继续探讨! (老会计经验谈:调表不调账是权宜之计,长期需规范账务处理。)
更多
0
讨论1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