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老师
回答于05月09日
金牌答疑老师
(扶了扶老花镜,掏出计算器)小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宽松,但工资、社保和个税的账务处理还是得守规矩。你这事儿啊,得按这几步来:
一、先理清错在哪
1. 工资计提:检查是否按“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做的,有没有漏记或错记成本费用科目。
2. 社保计提:企业部分是否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是否从工资代扣(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其他应付款)。
3. 个税计提:是否每月代扣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还是压根没通过这个科目?
二、更正分录怎么做
### 第一年错误(已结账):
1. 红冲原错误分录:比如原分录是直接借费用贷现金,得红冲后按正确流程重做。
```
借:应付职工薪酬(红字)
贷:银行存款/现金(红字)
```
2. 补提应付职工薪酬:按实际工资、社保计提。
```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社保
```
3. 调整未代扣个税:如果个税没通过“应交税费”科目,补提。
```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
### 第二年错误(未结账):
直接反向冲销原错误分录,按正确逻辑重做。比如原分录把社保全计入费用没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得调过来:
```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补提企业部分)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现金
```
三、注意事项
1. 跨年调整:第一年已结账,涉及损益类科目(如管理费用)只能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别直接改当年利润。
2. 余额不平:重点查“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余额是否正确,尤其是个税是否及时申报缴纳。
3. 小企业简化处理:如果老板嫌麻烦,至少保证“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完整,个税代扣别漏,否则税务查出来更麻烦。
四、给新手的提醒
- 工资、社保、个税的链条必须是:计提→发放→代扣→缴纳,环环相扣。
- 小企业会计准则虽不要求严格区分明细科目,但“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这两个总科目绝对不能瞎搞。
最后,跟老板沟通时强调“更正是为了避免税务风险”,别让觉得你在挑刺。
(扶了扶老花镜,掏出计算器)小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宽松,但工资、社保和个税的账务处理还是得守规矩。你这事儿啊,得按这几步来:
一、先理清错在哪
1. 工资计提:检查是否按“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做的,有没有漏记或错记成本费用科目。
2. 社保计提:企业部分是否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是否从工资代扣(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其他应付款)。
3. 个税计提:是否每月代扣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还是压根没通过这个科目?
二、更正分录怎么做
第一年错误(已结账):
1. 红冲原错误分录:比如原分录是直接借费用贷现金,得红冲后按正确流程重做。
```
借:应付职工薪酬(红字)
贷:银行存款/现金(红字)
```
2. 补提应付职工薪酬:按实际工资、社保计提。
```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社保
```
3. 调整未代扣个税:如果个税没通过“应交税费”科目,补提。
```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
第二年错误(未结账):
直接反向冲销原错误分录,按正确逻辑重做。比如原分录把社保全计入费用没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得调过来:
```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补提企业部分)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现金
```
三、注意事项
1. 跨年调整:第一年已结账,涉及损益类科目(如管理费用)只能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别直接改当年利润。
2. 余额不平:重点查“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余额是否正确,尤其是个税是否及时申报缴纳。
3. 小企业简化处理:如果老板嫌麻烦,至少保证“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完整,个税代扣别漏,否则税务查出来更麻烦。
四、给新手的提醒
- 工资、社保、个税的链条必须是:计提→发放→代扣→缴纳,环环相扣。
- 小企业会计准则虽不要求严格区分明细科目,但“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这两个总科目绝对不能瞎搞。
最后,跟老板沟通时强调“更正是为了避免税务风险”,别让觉得你在挑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