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老师
回复
莎莎老师
2025年04月10日
以下是小规模企业计提和缴纳增值税及增值税附加的会计分录示例:
一、增值税计提与缴纳分录
1. 月末计提增值税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相关收入科目,如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
- 说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按适用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例如,某小规模企业本月销售收入为 103,000 元(含税),征收率为 3%。则应纳税额=103,000÷(1 + 3%)×3% = 3,000 元。
2. 次月缴纳增值税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贷:银行存款
- 说明:次月实际缴纳增值税时,按照上月计提的金额,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缴纳税款。
二、增值税附加计提与缴纳分录
1. 计提增值税附加
- 借:税金及附加
-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 贷: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 贷: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 说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分别按照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的 7%、3%、2%计算。以上述计提增值税 3,000 元为例,城市维护建设税= 3,000×7% = 210 元,教育费附加=3,000×3%=90 元,地方教育附加=3,000×2%=60 元。
2. 缴纳增值税附加
-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 借: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 借: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 贷:银行存款
- 说明:在实际缴纳增值税附加时,按照计提的金额,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缴纳税款。
请注意,具体的会计分录可能会因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杨阳老师
回复
莎莎老师
2025年04月10日
小规模企业需要计提增值税,同时也需要计提营业税附加(准确说应是增值税附加)。以下是详细解释:
增值税计提
1. 一般情况: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在季度申报时,每个月需要按照季度计算增值税,并计提相应的增值税。这是为了确保企业在每个季度末能够准确申报和缴纳增值税。
2. 特殊情况:如果小规模企业存在预收款业务或其他需要提前考虑增值税影响的情况,应在收到预收款时,按照预计的销售额和相应的征收率计算并准备相应的增值税。
增值税附加计提
1. 计提基础:增值税附加是以增值税的存在和征收为前提和依据的,因此,小规模企业在计提增值税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增值税税额来计算并计提增值税附加。
2. 具体税费:增值税附加通常包括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这些附加税费是根据增值税税额的一定比例征收的。
综上所述,小规模企业不仅需要计提增值税,还需要计提增值税附加。这是为了确保企业在遵守税收法规的同时,能够准确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税务负担。
淼淼老师
回复
杨**师
03月28日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计算股东A在公司清算过程中实际多垫付的款项,并确定B和C各自需要补回的金额。以下是详细的解析过程:
### 1. 计算股东A应承担的清算责任
由于是平均股,假设每个股东(包括股东A、B、C)都应均摊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
#### 分摊应付账款:
\[ \text{每位股东应付} = \frac{\text{应付账款}}{3} = \frac{257606.39}{3} = 85868.80 \, \text{元} \]
#### 分摊应收账款:
\[ \text{每位股东应收} = \frac{\text{应收账款}}{3} = \frac{202445.80}{3} = 67481.93 \, \text{元} \]
### 2. 计算股东A的净清算金额
股东A的净清算金额为应付账款减去应收账款:
\[ \text{股东A净清算金额} = 85868.80 - 67481.93 = 18386.87 \, \text{元} \]
### 3. 计算股东A实际支付的代垫款项
股东A代垫了95851.16元,而根据清算结果,他本应支付18386.87元。因此,股东A多支付了:
\[ \text{股东A多支付的代垫款项} = 95851.16 - 18386.87 = 77464.29 \, \text{元} \]
### 4. 计算B和C各自需要补回的金额
股东B和C分别代垫了1684.50元和988.51元,但他们没有支付应付账款部分。因此,他们需要补回给股东A的金额如下:
#### B需要补回的金额:
\[ \text{B应补回} = 1684.50 \, \text{元} \]
#### C需要补回的金额:
\[ \text{C应补回} = 988.51 + 1808 = 2796.51 \, \text{元} \]
### 5. 总结协议金额
股东A应该与B和C签订的协议金额如下:
- B需要补回:1684.50元
- C需要补回:2796.51元
这样,股东A总共应收回的多垫付的款项为:
\[ 1684.50 + 2796.51 = 4481.01 \, \text{元} \]
### 结论
股东A应该与B和C签订的协议金额分别为:
- B需要补回:1684.50元
- C需要补回:2796.51元
这样,股东A可以收回其多垫付的款项共计4481.0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