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老师
回答于05月25日
金牌答疑老师
你好,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企业应当按时报送并公示年度报告,其中就包括对外担保信息。在填写时,需详细列明担保对象、担保金额、担保方式、担保期限等关键内容。下面我详细给你讲讲:
### 担保对象
要明确被担保方的具体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注册号)、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地指向特定主体,避免因信息模糊导致后续责任界定不清。比如,为A公司提供担保,就要填写A公司的全称以及对应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担保金额
需填写实际提供的担保数额,注意要以人民币为单位,精确到元。如果存在多种担保方式叠加的情况,要分别注明每种方式对应的担保金额,且各部分金额之和应等于总的担保金额。例如,为某企业提供了500万元的抵押担保和200万元的保证担保,总共700万元,就要分别填清楚。
### 担保方式
常见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准确选择并填写。保证是指以保证人的信用作担保;抵押是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质押则是将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作为担保。不同方式下,后续责任承担形式有所不同。
### 担保期限
按照担保合同约定的起止时间填写,要具体到年月日。这关系到担保责任的时间范围,对判断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风险状况至关重要。比如,一份担保自2024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就按这个时间段填写。
### 对外担保类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相关规定,对外担保包括但不限于融资担保、融资租赁担保、补偿贸易项下的担保、境外工程承包中的担保以及其他具有对外债务性质的担保。要准确判断业务性质,归类填写。
填写工商年检中的对外担保信息必须严谨、准确,如实反映企业对外担保的真实情况,这是企业应尽的法定义务,也有助于维护市场交易安全和各方合法权益。要是你还有具体案例或者细节不清楚,随时来问我。
你好,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企业应当按时报送并公示年度报告,其中就包括对外担保信息。在填写时,需详细列明担保对象、担保金额、担保方式、担保期限等关键内容。下面我详细给你讲讲:
担保对象
要明确被担保方的具体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注册号)、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地指向特定主体,避免因信息模糊导致后续责任界定不清。比如,为A公司提供担保,就要填写A公司的全称以及对应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担保金额
需填写实际提供的担保数额,注意要以人民币为单位,精确到元。如果存在多种担保方式叠加的情况,要分别注明每种方式对应的担保金额,且各部分金额之和应等于总的担保金额。例如,为某企业提供了500万元的抵押担保和200万元的保证担保,总共700万元,就要分别填清楚。
担保方式
常见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准确选择并填写。保证是指以保证人的信用作担保;抵押是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质押则是将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作为担保。不同方式下,后续责任承担形式有所不同。
担保期限
按照担保合同约定的起止时间填写,要具体到年月日。这关系到担保责任的时间范围,对判断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风险状况至关重要。比如,一份担保自2024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就按这个时间段填写。
对外担保类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相关规定,对外担保包括但不限于融资担保、融资租赁担保、补偿贸易项下的担保、境外工程承包中的担保以及其他具有对外债务性质的担保。要准确判断业务性质,归类填写。
填写工商年检中的对外担保信息必须严谨、准确,如实反映企业对外担保的真实情况,这是企业应尽的法定义务,也有助于维护市场交易安全和各方合法权益。要是你还有具体案例或者细节不清楚,随时来问我。
更多
杨阳老师
回复
小智老师
05月14日
(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按)这样写清楚!税金要单独列示,避免扯皮。给你改一下模板:
账务确认函
致[供应商名称]:
经双方核对,截至[年月日],我司账面显示与贵司往来款项如下:
1. 不含税欠款金额:人民币[大写]元(小写:¥);
2. 对应税金:人民币[大写]元(小写:¥);
合计挂账金额:人民币[大写]元(小写:¥)。
现以我司财务系统挂账数据为准,特此确认。
(差异说明同上,如果有的话)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经办人签字:签字日期:
重点提示:
1. 把不含税金额、税金、合计分开写,一目了然;
2. 注明“合计挂账金额”是含税总额,避免对方耍赖;
3. 如果税金有争议,比如税率用错,要补句:“税率按[X%]计算,后续以税务政策为准”。
(指了指 calculator)算清楚总数,别让财务部骂你数字对不上!
金田老师
回复
杨**师
04月29日
你之前确认收入的时候分录做错了,把本该冲减“预收账款”的做成了“应收账款”,现在要调整过来。
本月做这么一笔分录:
借:预收账款 500000(红字)
贷:应收账款 - A 500000(红字)
同时,再正确做确认收入冲减预收账款的分录:
借:预收账款 5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95049.5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4950.5
这样就把之前错误的分录冲回了,又做出了正确的处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计算相对简单,按照征收率直接算出税额就行,这里就是按照 1%的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做完这两笔分录后,账就清晰了,“预收账款”科目和“应收账款”科目的金额都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也保证了收入和税费确认的准确性。
木森老师
回复
金**师
04月16日
对于这种情况,会计科目的选择和税务处理需要谨慎对待。以下是对您问题的详细解答:
### 一、会计处理方面
1. 是否需要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发票是在2024年1月开具且业务实际发生在当时,但由于之前漏记而现在补计在2024年12月,从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角度考虑,建议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这是因为该科目专门用于调整已经跨年的收入、成本、费用等损益类科目对利润的重大影响,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不同年度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 如果直接在2024年12月按照正常分录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科目,可能会与前期的会计核算产生不一致,导致财务报表数据不准确。而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可以确保将漏记的业务准确地调整到其实际发生的年度,使财务报表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2. 会计分录示例
- 假设该发票对应的是一笔管理费用,金额为1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6%,发票已认证通过,则会计分录如下:
-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10,000
- 贷:应付账款 10,000
- 同时,调整应交税费: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00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600
### 二、税务处理方面
1.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调整
- 由于发票补计在了2024年12月,这部分费用应在2024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一般情况下,这部分补计的费用应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减少企业当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纳税调整时,要确保相关的凭证和资料齐全,以备税务机关检查。
2. 与税务机关沟通确认
- 为了避免税务风险,建议企业在进行此类跨年发票补计之前,先与当地税务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了解税务机关对于此类情况的具体处理意见和要求。税务机关可能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相关税收政策,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综上所述,即使业务发生在2024年1月且发票当时漏记,现在补计在2024年12月,也建议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会计处理,并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同时,与税务机关保持密切沟通,确保税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金田老师
回复
杨**师
04月29日
可别这么瞎整!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那完全是两码事,咋能随便乱对冲呢?
预收账款是客户提前给咱的定金或者预付款,相当于咱欠人家的货或者服务;应收账款是咱已经给客户发货或者提供服务了,该收但还没收到的钱。
你 12 月确认收入的时候没冲预收账款,现在要是直接借预收账款、贷应收账款,这不把账搞乱套了嘛!财务报表必须得改,不然数据都不对,利润、负债这些都不准了,审计或者税务查出来,那麻烦可就大了。
老老实实按我刚刚说的,把该补的分录补上,把涉及的收入、税费都调整好,把报表相关数据也得改正确了,这样才合规,不然后续一堆问题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