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月老师
回答于04月29日
金牌答疑老师
在建筑施工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固定资产管理这块我太熟了。每个项目上的固定资产管理要想方便,得做到以下几点:
### 一、分类与编码清晰
1. 按资产性质分类:把固定资产分成房屋及建筑物、施工设备(像起重机、挖掘机等)、运输车辆、办公设备这几大类。这样能让管理人员一眼看清资产的大方向,比如统计某类资产总量时,直接在对应类别里查找就行。
2. 建立编码体系:给每个固定资产编个唯一的“身份证号”。以企业简称开头,接着是资产类别代码、项目编号、资产顺序号。就像企业是“XX建工”,一台在某项目上的挖掘机,编码可以是“XXJG - SBG - 001 - 0001”(XXJG代表企业,SBG代表施工设备,001是项目号,0001是该项目第一台施工设备)。有了这个编码,不管资产在哪个项目,都能快速准确识别和查找。
### 二、信息化管理系统要用好
1. 选择合适的系统:市面上有不少适合建筑施工企业的资产管理软件,或者企业自己有能力也可以开发定制。这些系统能实时记录资产的进出库、使用、维修等信息。比如,当一台设备从仓库拉到项目现场,在系统里一点,设备状态就从“闲置”变成“使用中”,所在项目、使用人等信息也同步更新。
2. 数据录入与更新:项目现场人员要及时把资产的使用情况录入系统。每天收工后,花几分钟记录设备当天的工作时长、有没有故障。这样,在总部随时能查看资产的最新状态,需要调配或维修时,能马上安排,不会耽误项目进度。
### 三、台账管理精细化
1. 项目台账单独建:每个项目都有一本自己的固定资产台账,详细记录资产的名称、型号、购置时间、原值、使用部门(在项目里就是具体施工队或部门)、使用人等信息。新资产到项目上,马上登记;资产退场或者报废,也及时更新。
2. 定期核对台账:每周或每月,项目管理人员要拿着台账和实际资产对照一遍,看看账上有没有、实物有没有,保证账实相符。别等到年底盘点才发现问题,平时做好核对,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 四、定期盘点与清查
1. 项目自查:每个项目自己先定期盘点,比如一个月一次小盘点,季度一次大盘点。盘点时,两个人一组,一个念台账,一个对着实物检查,看完还互相签字确认,保证盘点结果准确。
2. 总部巡查:企业总部也要不定期到项目上巡查盘点,一方面监督项目盘点工作是不是真的做了,另一方面发现项目上可能忽略的问题。总部一来,项目就得重视,能把一些隐藏的问题挖出来。
### 五、维修与保养流程化
1. 制定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工作经验,给每类固定资产定好保养计划。比如混凝土搅拌机,每天开工前要加注润滑油,每周检查一次搅拌叶片,每个月全面保养一次。把这些写到保养制度里,贴在设备旁边,操作人员按着做就行。
2. 维修记录与审批:设备坏了要维修,先由操作人员在系统里提交维修申请,说明故障情况。维修人员修完,在系统里记录换了什么零件、修了哪里、花了多少钱。最后,项目负责人或者相关领导在系统里审批维修费用,这样维修过程透明,费用也清楚。
### 六、责任落实到人
1. 明确使用人责任:资产到项目上,谁用谁负责。比如一台电焊机,分配给某个焊工班组,班长就是第一责任人。他要管好这台设备的使用、保管,不能随便让别人乱动,用完了要放回指定地方,不然丢了或者损坏,他要担责。
2. 管理人员监督责任:项目上的资产管理员要经常去现场看看,监督资产的使用情况。要是发现设备违规操作或者没按规定保养,马上制止并记录。同时,向上级汇报,该处罚的处罚,保证资产的管理规定不是一纸空文。
总之,建筑施工项目上的固定资产管理,只要把这几个环节抓好,就能管得又清楚又方便,还不耽误项目干活。
在建筑施工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固定资产管理这块我太熟了。每个项目上的固定资产管理要想方便,得做到以下几点:
一、分类与编码清晰
1. 按资产性质分类:把固定资产分成房屋及建筑物、施工设备(像起重机、挖掘机等)、运输车辆、办公设备这几大类。这样能让管理人员一眼看清资产的大方向,比如统计某类资产总量时,直接在对应类别里查找就行。
2. 建立编码体系:给每个固定资产编个唯一的“身份证号”。以企业简称开头,接着是资产类别代码、项目编号、资产顺序号。就像企业是“XX建工”,一台在某项目上的挖掘机,编码可以是“XXJG - SBG - 001 - 0001”(XXJG代表企业,SBG代表施工设备,001是项目号,0001是该项目第一台施工设备)。有了这个编码,不管资产在哪个项目,都能快速准确识别和查找。
二、信息化管理系统要用好
1. 选择合适的系统:市面上有不少适合建筑施工企业的资产管理软件,或者企业自己有能力也可以开发定制。这些系统能实时记录资产的进出库、使用、维修等信息。比如,当一台设备从仓库拉到项目现场,在系统里一点,设备状态就从“闲置”变成“使用中”,所在项目、使用人等信息也同步更新。
2. 数据录入与更新:项目现场人员要及时把资产的使用情况录入系统。每天收工后,花几分钟记录设备当天的工作时长、有没有故障。这样,在总部随时能查看资产的最新状态,需要调配或维修时,能马上安排,不会耽误项目进度。
三、台账管理精细化
1. 项目台账单独建:每个项目都有一本自己的固定资产台账,详细记录资产的名称、型号、购置时间、原值、使用部门(在项目里就是具体施工队或部门)、使用人等信息。新资产到项目上,马上登记;资产退场或者报废,也及时更新。
2. 定期核对台账:每周或每月,项目管理人员要拿着台账和实际资产对照一遍,看看账上有没有、实物有没有,保证账实相符。别等到年底盘点才发现问题,平时做好核对,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四、定期盘点与清查
1. 项目自查:每个项目自己先定期盘点,比如一个月一次小盘点,季度一次大盘点。盘点时,两个人一组,一个念台账,一个对着实物检查,看完还互相签字确认,保证盘点结果准确。
2. 总部巡查:企业总部也要不定期到项目上巡查盘点,一方面监督项目盘点工作是不是真的做了,另一方面发现项目上可能忽略的问题。总部一来,项目就得重视,能把一些隐藏的问题挖出来。
五、维修与保养流程化
1. 制定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工作经验,给每类固定资产定好保养计划。比如混凝土搅拌机,每天开工前要加注润滑油,每周检查一次搅拌叶片,每个月全面保养一次。把这些写到保养制度里,贴在设备旁边,操作人员按着做就行。
2. 维修记录与审批:设备坏了要维修,先由操作人员在系统里提交维修申请,说明故障情况。维修人员修完,在系统里记录换了什么零件、修了哪里、花了多少钱。最后,项目负责人或者相关领导在系统里审批维修费用,这样维修过程透明,费用也清楚。
六、责任落实到人
1. 明确使用人责任:资产到项目上,谁用谁负责。比如一台电焊机,分配给某个焊工班组,班长就是第一责任人。他要管好这台设备的使用、保管,不能随便让别人乱动,用完了要放回指定地方,不然丢了或者损坏,他要担责。
2. 管理人员监督责任:项目上的资产管理员要经常去现场看看,监督资产的使用情况。要是发现设备违规操作或者没按规定保养,马上制止并记录。同时,向上级汇报,该处罚的处罚,保证资产的管理规定不是一纸空文。
总之,建筑施工项目上的固定资产管理,只要把这几个环节抓好,就能管得又清楚又方便,还不耽误项目干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