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月老师
回答于04月28日
金牌答疑老师
针对2021年收入开了收据未开发票且之前会计记账科目是预收账款的情况,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 一、确认纳税义务与收入确认原则
- 增值税方面:根据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如果货物已经发出或服务已经提供,即使未开具发票,也可能产生了增值税纳税义务。需要查看当时业务的具体情形,判断是否应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例如,若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货物发出的当天即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若为提供服务,服务完成的当天可能产生纳税义务。
- 企业所得税方面:企业所得税通常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确认收入。如果2021年对应的业务实质已经完成,符合收入确认条件,那么应在2021年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无论是否开具发票。
### 二、账务处理调整
- 若增值税纳税义务已发生且收入应确认:
- 首先,将原记在“预收账款”科目的金额进行拆分。假设原预收账款金额为X元,增值税税率为Y%(根据具体业务适用税率确定),则增值税销项税额为X/(1 + Y%)×Y%。
- 做如下分录:
- 借:预收账款——XX客户 X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根据业务性质确定) X/(1 + Y%)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X/(1 + Y%)×Y%
- 若增值税纳税义务未发生但收入应确认:
- 直接将“预收账款”转为收入科目。
- 借:预收账款——XX客户 X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X
- 若收入确认条件未满足,仍需保持预收账款性质:
- 无需进行账务处理调整,保持“预收账款”科目余额不变,继续在后续期间关注业务进展,直至满足收入确认条件。
### 三、补开发票及相关处理
- 如果现在需要补开发票,在开具发票时,按照正常开票流程开具。发票日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填写,但应注意遵循税法规定和财务核算的准确性要求。
- 若开票时涉及跨年度等问题,可能需要对以前年度损益进行调整(如果影响到了以前年度的利润),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处理,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具体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来判断。
### 四、税务申报调整
- 根据上述账务处理调整后的结果,对2021年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申报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在2021年未进行正确申报的话)。可能需要填写相关的申报表更正栏或进行补充申报,确保税务申报与账务处理一致。
在进行以上处理时,务必仔细核对业务合同、发货单、服务完成凭证等原始资料,确保账务处理准确反映经济业务实质,同时要遵循当地税收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针对2021年收入开了收据未开发票且之前会计记账科目是预收账款的情况,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一、确认纳税义务与收入确认原则
- 增值税方面:根据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如果货物已经发出或服务已经提供,即使未开具发票,也可能产生了增值税纳税义务。需要查看当时业务的具体情形,判断是否应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例如,若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货物发出的当天即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若为提供服务,服务完成的当天可能产生纳税义务。
- 企业所得税方面:企业所得税通常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确认收入。如果2021年对应的业务实质已经完成,符合收入确认条件,那么应在2021年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无论是否开具发票。
二、账务处理调整
- 若增值税纳税义务已发生且收入应确认:
- 首先,将原记在“预收账款”科目的金额进行拆分。假设原预收账款金额为X元,增值税税率为Y%(根据具体业务适用税率确定),则增值税销项税额为X/(1 + Y%)×Y%。
- 做如下分录:
- 借:预收账款——XX客户 X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根据业务性质确定) X/(1 + Y%)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X/(1 + Y%)×Y%
- 若增值税纳税义务未发生但收入应确认:
- 直接将“预收账款”转为收入科目。
- 借:预收账款——XX客户 X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X
- 若收入确认条件未满足,仍需保持预收账款性质:
- 无需进行账务处理调整,保持“预收账款”科目余额不变,继续在后续期间关注业务进展,直至满足收入确认条件。
三、补开发票及相关处理
- 如果现在需要补开发票,在开具发票时,按照正常开票流程开具。发票日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填写,但应注意遵循税法规定和财务核算的准确性要求。
- 若开票时涉及跨年度等问题,可能需要对以前年度损益进行调整(如果影响到了以前年度的利润),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处理,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具体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来判断。
四、税务申报调整
- 根据上述账务处理调整后的结果,对2021年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申报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在2021年未进行正确申报的话)。可能需要填写相关的申报表更正栏或进行补充申报,确保税务申报与账务处理一致。
在进行以上处理时,务必仔细核对业务合同、发货单、服务完成凭证等原始资料,确保账务处理准确反映经济业务实质,同时要遵循当地税收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