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老师
回答于05月09日
金牌答疑老师
作为一名老会计,遇到这种情况需要谨慎处理,以避免税务风险和财务错误。以下是我的建议:
### 一、问题分析与风险提示
1. 账务错误性质:法人个人消费(抽油烟机)与公司经营无关,却计入“库存商品”,属于会计科目误用。库存商品是企业为销售或生产持有的存货,与个人资产存在本质差异。
2. 税务风险:
- 增值税:若发票已抵扣,需做进项税额转出,否则可能被认定为虚抵税款。
- 企业所得税:该费用不得税前扣除,需纳税调增。
- 其他风险:可能被税务机关质疑为“与收入无关的支出”,甚至涉及虚假记账。
### 二、具体处理步骤
#### 1. 红字冲销原错误分录
- 若发票未抵扣:
直接红冲原分录:
```
借:库存商品(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红字)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红字)
```
- 若发票已抵扣:
需先转出进项税额:
```
借:库存商品(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红字)
```
#### 2. 调整为法人个人往来款
- 将款项转为对法人的债权(需法人归还公司资金):
```
借:其他应收款—法人姓名
贷:库存商品(红字冲销后的净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 说明:若法人长期未归还,可能需视为分红并代扣个税(20%)。
#### 3. 补充合规处理(可选)
- 若法人坚持由公司承担该费用(不推荐),需按以下流程:
- 签订租赁协议(如将抽油烟机出租给法人),按市场价收取租金并确认收入。
- 费用通过“其他业务成本”核算,但需符合商业实质。
### 三、后续风险防控
1. 与代账公司沟通:要求其出具更正说明,明确错误原因及调整方式,避免未来类似问题。
2. 税务申报调整: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对该笔费用作纳税调增。
3. 内部制度完善:明确区分法人个人消费与公司支出,禁止无关费用入账。
### 四、注意事项
- 发票处理:若发票抬头为公司,需保留好凭证,避免税务质疑虚开发票。
- 资金回收:若法人长期占用公司资金,需计提利息或转为投资收益,并代扣个税。
总结:核心逻辑是“红冲错误科目→还原资金流向→杜绝税前扣除”。务必确保调整后账务清晰,避免留下税务隐患。
作为一名老会计,遇到这种情况需要谨慎处理,以避免税务风险和财务错误。以下是我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与风险提示
1. 账务错误性质:法人个人消费(抽油烟机)与公司经营无关,却计入“库存商品”,属于会计科目误用。库存商品是企业为销售或生产持有的存货,与个人资产存在本质差异。
2. 税务风险:
- 增值税:若发票已抵扣,需做进项税额转出,否则可能被认定为虚抵税款。
- 企业所得税:该费用不得税前扣除,需纳税调增。
- 其他风险:可能被税务机关质疑为“与收入无关的支出”,甚至涉及虚假记账。
二、具体处理步骤
# 1. 红字冲销原错误分录
- 若发票未抵扣:
直接红冲原分录:
```
借:库存商品(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红字)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红字)
```
- 若发票已抵扣:
需先转出进项税额:
```
借:库存商品(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红字)
```
# 2. 调整为法人个人往来款
- 将款项转为对法人的债权(需法人归还公司资金):
```
借:其他应收款—法人姓名
贷:库存商品(红字冲销后的净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 说明:若法人长期未归还,可能需视为分红并代扣个税(20%)。
# 3. 补充合规处理(可选)
- 若法人坚持由公司承担该费用(不推荐),需按以下流程:
- 签订租赁协议(如将抽油烟机出租给法人),按市场价收取租金并确认收入。
- 费用通过“其他业务成本”核算,但需符合商业实质。
三、后续风险防控
1. 与代账公司沟通:要求其出具更正说明,明确错误原因及调整方式,避免未来类似问题。
2. 税务申报调整: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对该笔费用作纳税调增。
3. 内部制度完善:明确区分法人个人消费与公司支出,禁止无关费用入账。
四、注意事项
- 发票处理:若发票抬头为公司,需保留好凭证,避免税务质疑虚开发票。
- 资金回收:若法人长期占用公司资金,需计提利息或转为投资收益,并代扣个税。
总结:核心逻辑是“红冲错误科目→还原资金流向→杜绝税前扣除”。务必确保调整后账务清晰,避免留下税务隐患。
更多
木森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4月26日
是的,在汇算清缴时,暂估调增的部分通常就是没有发票的那部分。
原因分析
- 税务规定角度:根据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需要凭借合法有效的凭证,通常是发票。在汇算清缴前,如果暂估的费用或成本没有取得相应发票,税务上不认可这部分暂估金额作为税前扣除的依据,所以需要将没有发票对应的暂估金额进行纳税调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计算缴纳相应的企业所得税。
- 会计与税务差异角度:会计上暂估入账是基于企业实际业务发生的合理估计,但在税务处理上,必须遵循税法对于扣除凭证的严格要求。这种差异导致了在汇算清缴时,对于没有发票的暂估部分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以确保税务申报符合税法规定,而会计账务处理可以继续保持暂估状态,待后续取得发票再进行相应处理。
特殊情况说明
如果在汇算清缴前已经取得了大于或等于暂估金额的发票,那么这一暂估金额通常是可以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不需要进行纳税调增;但如果是之后才取得发票,即使没有差额,也可能需要进行全额调增等处理。不过总体原则是,在汇算清缴时点,没有发票的暂估部分一般要进行调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