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月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21日
错误!已计提折旧需同步冲减(借:累计折旧 ∑),否则造成资产净值虚高;税法要求原价与计税基础一致,必须追溯调整折旧。
曦月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8月21日
不可行!按税法规定,该笔返还款属于价外费用折让,必须冲减资产原值;若计入营业外收入会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引发税务风险。
曦月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12日
### 价格合理性分析
1. 价格合理性:以1000元转让15万股(占比15%)的股权,价格极低,通常需要合理解释。如果B公司净资产、盈利状况较好,此价格可能不合理,需关注税务风险(如被认定为低价转让,需按公允价值调整)。
### 会计分录
作为受让方(A公司),会计分录如下:
#### 1. 收到股权转让时
```plaintext
借:长期股权投资 - B公司 1,000.00
贷: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1,000.00 (若无实际支付)
```
#### 2. 若税务机关要求按公允价值调整
假设公允价值为X元:
```plaintext
借:长期股权投资 - B公司 X
贷:资本公积 - 资本溢价 (X - 1,000.00)
```
### 税务处理
- 企业所得税:若转让价格明显偏低且无合理理由,税务机关可按公允价值核定收入,A公司需相应调整账务。
- 印花税:按产权转移书据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计税依据为合同所载金额(1000元)。
### 建议
- 评估公允价值:建议进行专业评估,确定合理转让价格,避免税务风险。
- 咨询税务机关:确认具体税务处理要求,确保合规操作。
这样处理能更规范地反映经济业务实质并符合税法要求。
曦月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12日
是的,根据截图信息,股权转让合同(协议)价格为1000.00元,转让股权份额为150000.00元(即15万股),占企业总股数比重为15.0000000%。这意味着以1000元的价格转让了15万的股权。请确认该价格是否合理,避免税务风险。
曦月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11日
税务上“视同销售”指虽无实际交易收款,但因资产所有权转移需按公允价值认定收入计征企业所得税。本例中大股东将B/C/D公司股权无偿划转给A公司属于赠与行为,税法视为销售活动,需以股权市场价确认视同销售收入并入应纳税所得额。
希文老师
回复
曦**师
07月30日
3月付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甲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4月计提时:借管理费用等4200,贷应付职工薪酬-甲4200,差额转入其他应收款-甲5800(借方)。明细账通过“其他应收款”过渡实现平衡。
曦月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10日
A公司作为受让方,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B/C/D公司(按原账面价值入账)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反映股东无偿赠与行为)。
若未评估,可按被投资企业章程约定或净资产份额暂估价值入账,并备注说明。税务上仍需按视同销售申报企业所得税。
曦月老师
回复
曦**师
08月10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B/C/D公司(按公允价值入账)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反映股东捐赠性质)
注:需评估股权公允市价作为计税基础,无偿转让视同销售申报企业所得税。
木森老师
回复
曦**师
07月30日
风险:虚增收入导致多交税款、滞纳金;违反小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确认原则。解释重点:承认会计差错(非主观舞弊),出示冲账凭证及正确分录,说明已补税并申请退税/抵缴后续税款,承诺加强内控。
淼淼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16日
学员你好,感谢你的认可!针对你的问题,关于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是否都是累计数据,以及是否包含往年金额,我为你详细解答如下:
---
### 一、所有者权益的性质:是累计数据
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企业历年累积的净资产,是累计数据,包含往年的金额。具体来说:
1. 实收资本(或股本):
- 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是历年增发的累计数;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实收资本通常是一次性投入的,后续不会变动(除非增资或减资)。
- 结论:实收资本是累计数据,但通常不会每年滚动增加(除非有增资)。
2. 资本公积:
- 资本公积是历年资本溢价、股权激励等形成的累计数。
- 结论:资本公积是累计数据,包含往年金额。
3. 盈余公积:
- 盈余公积是历年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累计数(如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 结论:盈余公积是累计数据,包含往年金额。
4. 未分配利润:
- 未分配利润是历年累积的未分配利润,包含往年金额。
- 结论:未分配利润是累计数据,且是所有者权益中唯一每年滚动变化的科目。
---
### 二、所有者权益的金额是否包含往年数据?
是的,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包含往年数据。具体分析如下:
1. 年度资产负债表(如去年12月31日的报表):
- 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都是累计数,包含往年数据。
- 例如:2023年12月31日的未分配利润是100万元,这100万元包含企业成立以来所有年度的未分配利润。
2. 季度资产负债表(如今年3月31日的报表):
- 季度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同样是累计数,包含往年数据。
- 例如:2024年3月31日的未分配利润是120万元,其中100万元是往年累计的未分配利润,20万元是2024年一季度的未分配利润。
---
### 三、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规则
1. 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 通常不会每年变动,除非发生增资、减资或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等特殊情况。
- 例如:2023年实收资本是500万元,2024年如果没有增资,实收资本仍然是500万元。
2. 盈余公积:
- 每年从净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如法定盈余公积10%),因此每年会有所增加。
- 例如:2023年盈余公积是80万元,2024年提取10万元,2024年末盈余公积就是90万元。
3. 未分配利润:
- 每年根据净利润和利润分配情况滚动变化,是所有者权益中唯一每年必然变动的科目。
- 例如:2023年未分配利润是100万元,2024年实现净利润50万元,分配股利20万元,2024年末未分配利润就是130万元。
---
### 四、总结
1. 所有者权益是累计数据,包含往年金额。
2. 年度资产负债表和季度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都是累计数,只是反映的时间点不同。
3. 未分配利润是唯一每年滚动变化的科目,其他科目(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通常不会每年变动,除非有特殊业务(如增资、利润分配等)。
希望以上解答能彻底解决你的疑问!如果还有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淼淼老师
回复
木**师
07月16日
学员你好,针对你的问题,我分两部分来解答:
---
### 一、如何获取往年数据并编制今年的资产负债表
如果之前没有往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你需要从今年开始重新建立账套,并尽可能收集往年的关键财务数据(如未分配利润、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以便衔接历史信息。以下是具体步骤:
1. 收集往年关键数据:
- 联系代账公司,获取往年财务报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电子或纸质文件。
- 如果无法获取完整数据,至少需要知道往年未分配利润的累计数、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关键科目的余额。
- 如果没有数据,可以从今年开始重新记账,但“未分配利润”等科目需要根据实际经营情况重新计算。
2. 初始化账套:
- 在会计软件或手工账簿中,从今年开始建账,但需要将往年未分配利润作为期初数录入。
- 例如:如果今年是2024年,你需要在2024年的期初余额中录入“未分配利润”的累计数(即2023年年末的未分配利润)。如果无法获取往年数据,可以假设往年未分配利润为0,但从今年开始规范记账。
3. 衔接历史数据:
- 如果代账公司提供了往年数据,可以将往年资产负债表的科目余额作为本期的期初余额,然后在今年的基础上继续记账。
- 例如:2023年12月31日的未分配利润是100万元,那么2024年1月1日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就是100万元。
---
### 二、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是否都是滚动累计的数据?
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并不全是滚动累计的,需要区分以下情况:
1. 滚动累计的科目:
- 未分配利润:是历年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包含以前年度的数据。
- 盈余公积:是历年提取的盈余公积的累计数。
- 实收资本: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股本可能是历年增发的累计数;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实收资本通常是一次性投入的,不会滚动累计。
- 资本公积:通常是历年资本溢价等的累计数。
2. 非滚动累计的科目:
-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这些科目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余额,不是历年累计数。例如,今年的货币资金是当前账户的实际余额,与去年无关。
-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负债类科目:同样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余额,不是累计数。
3. 利润表项目:
- 利润表中的项目(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是期间数,反映的是某一年度的经营成果,不是累计数。
---
### 三、如果无法获取往年数据,如何处理?
如果无法获取往年数据,可以从今年开始重新记账,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未分配利润:
- 如果无法获取往年未分配利润的数据,可以假设往年未分配利润为0,从今年开始重新计算。
- 例如:2024年1月1日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为0,2024年实现的净利润全部计入2024年年末的未分配利润。
2. 其他科目:
- 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科目需要根据实际发生额录入。
- 资产和负债类科目(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从今年的实际余额开始记录。
3. 规范记账:
- 从今年开始,确保每一笔账务都规范记录,避免未来再次出现数据缺失的问题。
---
### 四、总结
1. 未分配利润是滚动累计的,包含历年数据;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科目大多是时点数,不是累计数。
2. 如果无法获取往年数据,可以从今年开始重新记账,但需要规范记录,确保未来数据的连续性。
3. 建议联系代账公司,尽量获取往年财务报表的关键数据,以便准确衔接历史信息。
希望以上解答能帮到你!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竹子老师
回复
淼**师
07月08日
在第二季度银行结息的账务处理中,现金流量应选择“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这一类。
### 具体分析如下:
1. 银行结息的性质:银行对企业存款账户的结息,是企业因在银行存放资金而获得的利息收入。这部分收入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相关,因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常会有资金存入银行,银行根据存款金额和利率支付利息。
2. 现金流量表的分类原则:根据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反映企业日常经营业务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银行结息并非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但与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应归类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 与其他类似业务的对比:如果是企业购买债券等投资活动获得的利息收入,应计入“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如果是企业因借款而产生的利息支出,应计入“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但银行结息是企业作为资金提供方(存款人)获得的利息,与经营活动相关,所以属于“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