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销时,应收应付需要调整处理。需清理所有未到期款项,结转账目余额至零;无法清偿的债务转为营业外收入并计税。操作须合法合规,确保账面符合法规要求。
公司注销时,应收应付需要调整处理。需清理所有未到期款项,结转账目余额至零;无法清偿的债务转为营业外收入并计税。操作须合法合规,确保账面符合法规要求。
莎莎老师
回复
木森老师
08月19日
以下款项可不并入社保基数:
1. 专项奖金(如创造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国务院规定的奖励);
2. 福利费用(医疗卫生费、丧葬抚恤费、生活困难补助);
3. 劳动保护支出(工作服、清凉饮料等);
4. 特殊补贴(探亲路费、取暖费、防暑降温费);
5. 非固定收入(离职补偿金、节日慰问金)。
需结合当地政策及发放性质判定。
小智老师
回复
莎**师
08月08日
若员工休产假期间单位正常发放工资,收到的生育津贴应冲减人工成本。具体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再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等)。
莎莎老师
回复
木森老师
08月19日
若员工长期驻外且每月固定发放“出差津贴”,则可能被认定为工资组成部分,需计入社保缴费基数并缴纳个税,不再视为临时性差旅补贴。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周期性、固定性特征。
莎莎老师
回复
莎**师
08月08日
已明确申报要求即可,后续注意每月按时申报。若遇政策变动或经营变化,及时关注电子税务局通知更新。
曦月老师
回复
莎**师
07月29日
已付D的款项凭银行流水记“其他应收款”,成本按合同暂估;收集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证据,书面发函追责并考虑法律途径解决。
曦月老师
回复
莎**师
07月29日
已付款项凭银行回单记“其他应收款—D”,成本按合同暂估入账;同步整理转账记录、沟通纪要等证据,咨询律师评估诉讼可行性以保护权益。
曦月老师
回复
莎**师
07月29日
成本暂估入库(附材料单/考勤表等内部依据),挂“应付账款—D”;同步备查登记待取得发票后冲回,并向老板说明税务风险促协调解决。
曦月老师
回复
莎**师
07月29日
暂挂“其他应收款—C”,备注代付性质;待取得合规凭证后再调整,期间确保账实相符,向管理层发函催办手续。
莎莎老师
回复
莎**师
08月08日
个体工商户增值税、消费税等按月申报,企业所得税(如有)才季度申报。新开业首月仍需按时做月度纳税申报,不可混淆周期。
莎莎老师
回复
莎**师
08月08日
是的,这个月15日之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并做零申报。即使无收入也需按时申报,否则可能触发税务预警或影响信用等级。建议通过电子税务局尽快完成申报流程。
希文老师
回复
莎**师
07月29日
“合同结算-收入结转”科目通常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反映合同履约进度与收入确认的匹配情况。但在正式的财务报表中,一般使用“合同负债”或“合同资产”来反映合同履约状态。
- 合同负债:当企业提前收到款项但尚未完全履行履约义务时使用。
- 合同资产:当企业已履行履约义务但尚未完全收款时使用。
因此,题目中使用“合同负债”或“合同资产”更符合会计准则要求,而“合同结算-收入结转”更多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对账。具体选择取决于题目的具体情境和要求。
莎莎老师
回复
莎**师
08月08日
不是必须严格按此顺序。应先做税务登记(领执照后30日内),再根据需求开立银行账户;核税种由税务机关核定;申报则按周期进行,即使无收入也需零申报。
莎莎老师
回复
木森老师
08月19日
发放出差津贴时,需提供以下辅助材料以证明其不属于工资性质:
1. 出差审批单(注明行程、事由及天数);
2. 费用报销凭证(如交通票、住宿发票等);
3. 单位差旅制度文件(明确标准和用途);
4. 支付记录标注(在财务系统中单独列支为差旅费)。
符合规定的津贴会计入差旅费科目,不并入工资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