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会计税务

会计税务

留抵税额被抵扣以后怎么做账

留抵税额被抵扣以后怎么做账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07月08日
回答 1
对于留抵税额被抵扣以后的做账问题,我可以提供以下指导: ### 一、基本概念理解 留抵税额:是指纳税人当期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这部分税额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用于后续期间的抵扣。 ### 二、留抵税额被抵扣后的做账方法 #### 1. 记录留抵税额 当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并支付增值税时,如果形成留抵税额,应首先在会计账簿中记录这一事项。通常,这会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留抵税额)”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例如,假设某企业在2023年5月购买了一批原材料,取得了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金额为100万元,税率为13%,则进项税额为13万元。如果当月销项税额为10万元,那么形成的留抵税额为3万元。此时,会计分录如下: - 借:原材料 10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万元 - 贷:银行存款 113万元 - 同时,将留抵税额3万元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留抵税额)”科目: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留抵税额) 3万元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万元(注意:此处“进项税额转出”并非实际转出,而是用于调整进项税额与留抵税额的关系) #### 2. 后续抵扣处理 在后续期间,当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时,企业可以优先使用留抵税额进行抵扣。此时,应冲减“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留抵税额)”明细科目,同时减少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例如,假设该企业在2023年6月实现销项税额15万元,进项税额为10万元,且没有新的留抵税额形成。那么,该企业可以使用上月留下的3万元留抵税额进行抵扣。此时,会计分录如下: - 借:应收账款等 (根据销售情况) - 贷:主营业务收入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万元 - 同时,进行抵扣处理: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万元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留抵税额) -3万元(即冲减3万元)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12万元(即15万元-10万元-3万元) - 然后,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12万元 -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2万元 #### 3. 报表披露 企业应在财务报表中适当披露留抵税额的信息,以便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税务状况。这通常会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流动资产”或类似项目中列示。 ### 三、注意事项 1. 合规性:企业在处理留抵税额时,应严格遵守税法规定,确保账务处理的合规性。 2. 记录准确性:企业应确保会计账簿中留抵税额的记录准确无误,以便后续抵扣和报表披露。 3. 政策变动关注:税法政策可能随时变动,企业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账务处理策略。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企业可以正确处理留抵税额被抵扣以后的做账问题。
更多
0
讨论
8月报税还有 030
热门问答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