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眼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算起来)
这位学员啊,你老板这账算得有点“小聪明”但风险可不小!10个点的税点看似比正常税率低,但实际可能掉进“低价开票”的坑里。听老会计给你拆解拆解:
1. 增值税链条断裂,税负反而可能更高
供应商按10%收税点,假设原价100万,开票后变成110万(含税)。但注意!你公司抵扣的是13%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际成本是:
- 不含税成本:110万 ÷ 1.13 ≈ 97.35万
- 可抵扣进项税:97.35万 × 13% ≈ 12.66万
- 实际成本:97.35万 - 12.66万 ≈ 84.69万
而如果正常采购价100万(无票),虽然不能抵扣,但成本就是100万。表面上看省了5.31万,但……
2. 企业所得税和利润的“暗雷”
税务认的是发票金额!你入账成本按110万算,但实际支付可能低于市场价(比如80万现金+30万开票)。这时候:
- 税务可能认定利润虚增:110万成本 vs 实际80万,差额30万可能被调增利润,补缴25%企业所得税!
- 举例:如果实际支付80万,但入账110万,税务可能认为你隐瞒收入或虚增成本,直接按110万计算所得税,多交(110万 -80万)×25%=7.5万!
3. 供应商的“炸弹”风险
供应商敢按10%开票,大概率是以下情况:
- 虚开发票:用空白票、套用其他公司资质,一旦被查,你公司就是“接受虚开”,罚款+滞纳金起步,老板甚至要担刑责!
- 资金回流嫌疑:如果差价私下转回供应商,可能被认定为“洗钱”或“偷税”,银行流水一查一个准!
4. 老会计的“保命建议”
- 宁愿多花钱,也要拿专票:找正规供应商,哪怕价格高5%-10%,但能全额抵扣,税负更安全。
- 拆分采购模式:部分业务用个体工商户签约(核定征收),部分用一般纳税人,平衡成本和发票
(推眼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算起来)
这位学员啊,你老板这账算得有点“小聪明”但风险可不小!10个点的税点看似比正常税率低,但实际可能掉进“低价开票”的坑里。听老会计给你拆解拆解:
1. 增值税链条断裂,税负反而可能更高
供应商按10%收税点,假设原价100万,开票后变成110万(含税)。但注意!你公司抵扣的是13%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际成本是:
- 不含税成本:110万 ÷ 1.13 ≈ 97.35万
- 可抵扣进项税:97.35万 × 13% ≈ 12.66万
- 实际成本:97.35万 - 12.66万 ≈ 84.69万
而如果正常采购价100万(无票),虽然不能抵扣,但成本就是100万。表面上看省了5.31万,但……
2. 企业所得税和利润的“暗雷”
税务认的是发票金额!你入账成本按110万算,但实际支付可能低于市场价(比如80万现金+30万开票)。这时候:
- 税务可能认定利润虚增:110万成本 vs 实际80万,差额30万可能被调增利润,补缴25%企业所得税!
- 举例:如果实际支付80万,但入账110万,税务可能认为你隐瞒收入或虚增成本,直接按110万计算所得税,多交(110万 -80万)×25%=7.5万!
3. 供应商的“炸弹”风险
供应商敢按10%开票,大概率是以下情况:
- 虚开发票:用空白票、套用其他公司资质,一旦被查,你公司就是“接受虚开”,罚款+滞纳金起步,老板甚至要担刑责!
- 资金回流嫌疑:如果差价私下转回供应商,可能被认定为“洗钱”或“偷税”,银行流水一查一个准!
4. 老会计的“保命建议”
- 宁愿多花钱,也要拿专票:找正规供应商,哪怕价格高5%-10%,但能全额抵扣,税负更安全。
- 拆分采购模式:部分业务用个体工商户签约(核定征收),部分用一般纳税人,平衡成本和发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