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眼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按几下)这种情况属于税率调整导致的开票问题,别慌,咱们分三步走:
一、增值税申报更正处理
1. 冲红错误申报:在7月申报期内,通过电子税务局冲红6月按13%申报的348,237.67元收入及45,270.9元销项税。注意!小规模期间4月申报的412,477.12元+12,374.31元税额不用动,那是历史成本了。
2. 重新按一般计税申报:将客户要求开专票的348,237.67元收入,按13%税率正常申报,计提销项税45,270.9元。这时候申报表主表会自动覆盖掉之前的错误数据。
二、账务处理(重点!)
1. 补记收入(小规模转一般纳税人衔接):
```
借:应收账款/预收账款 348,237.67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7,452.83(348,237.67÷1.13)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40,784.84(差额部分先挂这个科目)
```
注:小规模时期确认过的收入不能再改,未开票部分需按一般计税补记
2. 开具专票时结转销项:
```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40,784.8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466.0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5,250.90(保持税额平衡)
```
实际操作中可直接用"应交增值税"科目过渡,系统会自动归集
三、注意事项
1. 申报表填写技巧:在增值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填负数冲减,主表自动计算本期应纳税额
2. 专票开具时限:需在7月属期开具,开票日期可填7月1日,并在备注栏注明"补开"
3. 税局沟通重点:说明因纳税人身份转换导致税率适用差异,强调不是虚开发票,附上合同复印件佐证
(敲计算器)最后算个账:实际补税=45,270.9-12,374.31=32,896.59元,这钱该交还得交,权当给税务总局的"升级费"了。以后记得客户要专票时,宁可先开3%再冲红,也别混着来!
(推眼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按几下)这种情况属于税率调整导致的开票问题,别慌,咱们分三步走:
一、增值税申报更正处理
1. 冲红错误申报:在7月申报期内,通过电子税务局冲红6月按13%申报的348,237.67元收入及45,270.9元销项税。注意!小规模期间4月申报的412,477.12元+12,374.31元税额不用动,那是历史成本了。
2. 重新按一般计税申报:将客户要求开专票的348,237.67元收入,按13%税率正常申报,计提销项税45,270.9元。这时候申报表主表会自动覆盖掉之前的错误数据。
二、账务处理(重点!)
1. 补记收入(小规模转一般纳税人衔接):
```
借:应收账款/预收账款 348,237.67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7,452.83(348,237.67÷1.13)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40,784.84(差额部分先挂这个科目)
```
注:小规模时期确认过的收入不能再改,未开票部分需按一般计税补记
2. 开具专票时结转销项:
```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40,784.8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466.0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5,250.90(保持税额平衡)
```
实际操作中可直接用"应交增值税"科目过渡,系统会自动归集
三、注意事项
1. 申报表填写技巧:在增值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填负数冲减,主表自动计算本期应纳税额
2. 专票开具时限:需在7月属期开具,开票日期可填7月1日,并在备注栏注明"补开"
3. 税局沟通重点:说明因纳税人身份转换导致税率适用差异,强调不是虚开发票,附上合同复印件佐证
(敲计算器)最后算个账:实际补税=45,270.9-12,374.31=32,896.59元,这钱该交还得交,权当给税务总局的"升级费"了。以后记得客户要专票时,宁可先开3%再冲红,也别混着来!
更多
莎莎老师
回复
淼淼老师
07月02日
小规模纳税人通常不能直接抵扣已缴纳的增值税,但可以通过特定方式实现后续抵减或退税。以下是具体分析及操作建议:
---
一、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处理的基本原则
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小规模纳税人开具发票的当天即产生增值税纳税义务,需按开具金额申报纳税,即使后续合同作废或未履行。
- 例如:开具发票后合同终止,仍需按原金额申报增值税,但可通过红冲发票调整后续税款。
2. 小规模纳税人的抵扣限制
- 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如购买商品、服务的进项税),但部分特殊情况允许抵减或退税(见下文)。
---
二、合同作废后已缴税款的处理方式
# 1. 红冲发票与税款调整
- 跨月红冲:若红冲发票在开具当年且未跨月,可直接作废原发票并重新开具正确发票,原申报的增值税可自动冲减;若跨月或跨年,需通过“红字发票信息表”开具红字发票,并在申报时抵减当期销项税额。
- 示例:
- 原开票金额100万元(税率1%),已缴税1万元;
- 合同作废后红冲100万元,可抵减当期税款1万元,实际缴纳0元。
# 2. 多缴税款的抵减或退还
- 抵减后续税款:若红冲后产生多缴税款,可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向税务机关申请抵减后续应纳税额或退还多缴税款。
- 退税条件:
- 需提供合同作废证明、红字发票等资料;
- 税务局审核确认后,可办理退税或抵减。
---
三、小规模纳税人可享受的特殊政策
# 1. 减免税政策的适用
- 月销售额≤10万元(季度≤30万元):免征增值税(需填写“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或“未达起征点销售额”栏次)。
- 3%征收率减按1%征收:适用3%征收率的业务,可按1%申报纳税(需按1%开具发票)。
# 2. 放弃免税或减税的选择
- 小规模纳税人可对部分收入放弃免税或减税,开具3%征收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供购买方抵扣。
- 示例:若放弃1%减税优惠,按3%开票,购买方可抵扣3%的进项税。
---
四、实务操作建议
1. 合同作废的税务处理步骤
- 第一步:开具红字发票,冲减原销售额和销项税额;
- 第二步:在增值税申报表中填入负数销售额,抵减当期税款;
- 第三步:若已缴税款超过红冲金额,可申请退税或留抵后续税款。
2. 注意事项
- 发票管理:红冲发票需符合税法规定(如跨月需开具“红字发票信息表”),否则可能被认定为虚开发票。
- 申报准确性: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中,需将红冲销售额填为负数,确保税款计算正确。
- 留存证据:保留合同作废协议、红字发票等资料,以备税务核查。
---
五、总结
小规模纳税人合同作废后,已缴纳的增值税可通过红冲发票抵减后续税款,或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申请退税。具体操作需遵循以下原则:
1. 红冲发票合规性:跨月红冲需开具红字发票,并在申报时准确填列;
2. 多缴税款处理:优先抵减后续税款,不足部分可申请退税;
3. 政策利用:结合免税、减税政策,优化税务成本。
建议在操作前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确保符合当地征管要求,避免税务风险。
莎莎老师
回复
淼淼老师
07月02日
以下是针对您问题的详细解答,结合会计准则、税务规定及实务操作:
---
一、合同作废、发票红冲的会计处理
1. 红冲分录的编制
- 原分录回顾:
开具发票但未履行合同时,原分录为:
```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合同负债/预收账款(不含税金额)
```
- 红冲分录:
需用红字冲销原分录,会计分录为:
```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
贷:合同负债/预收账款(红字)
```
说明:
- 红冲后,原确认的“合同负债/预收账款”和“应交增值税”需同步冲减。
- 若已缴纳增值税,需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调整(见下文)。
2. 特殊情况处理
- 已结转成本:若原开票时已结转成本(如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需同步红冲成本分录:
```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贷:库存商品(红字)
```
- 部分退款或调整:若合同作废后需退还部分款项,可按实际退款金额开具红字发票,并调整分录。
---
二、已缴纳增值税的处理
1. 增值税的税务处理
- 纳税义务已发生: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先开具发票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开具发票的当天。因此,即使合同作废,已开具发票对应的增值税仍需按时申报缴纳。
- 红冲后的税务调整:
- 若红冲发票在开具当年且未跨月,可直接作废原发票,重新开具正确发票,原申报的增值税可自动冲减。
- 若跨月或跨年红冲,需通过“红字发票信息表”开具红字发票,并在申报时抵减当期销项税额。
2. 会计处理中的增值税调整
- 已缴增值税的科目处理:
- 若增值税已缴纳但需红冲,需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调整:
```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红字)
贷:银行存款(红字)
```
- 注意:若税务局允许退税或抵减后续税款,需按税务机关要求处理;否则已缴税款不可直接转为营业外支出。
---
三、能否将已缴税款计入营业外支出?
1. 基本原则
- 增值税的性质:增值税属于价外税,由纳税人代收代缴,最终转嫁给购买方。即使合同作废,已缴纳的增值税仍属于企业对国家的负债,不可随意核销。
- 营业外支出的定义:营业外支出用于核算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损失(如罚款、捐赠、自然灾害损失等)。已缴纳的增值税不符合营业外支出的定义。
2. 实务操作建议
- 正确处理方式:
- 若红冲发票后需退税,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或“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而非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
- 若税务局不允许退税,已缴税款需保留在“应交税费”科目中,后续抵减税款。
- 风险提示:擅自将已缴税款计入营业外支出可能导致税务风险(如被认定为逃避纳税义务)或审计调整。
---
四、总结与建议
1. 会计分录示例
- 红冲发票:
```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
贷:合同负债/预收账款(红字)
```
- 调整已缴税款(若需红冲):
```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红字)
贷:银行存款(红字)
```
2. 关键注意事项
- 税务合规:红冲发票需符合税法规定(如跨月需开具红字发票),并按时申报增值税。
- 科目准确性:严禁将增值税相关科目与营业外支出混淆,避免违反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
- 留存证据:合同作废、红冲发票等需保留相关证明材料(如合同终止协议、红字发票信息表)以备税务核查。
---
结论:合同作废后红冲发票的会计处理需严格遵循“红字冲销原分录”原则,已缴纳的增值税不可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应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进行退税或抵减处理。
莎莎老师
回复
淼淼老师
07月02日
先开票但未履行合同,通常不需要确认收入。以下是具体分析:
会计处理依据
- 企业会计准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年修订),收入确认需满足“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这一核心条件。若合同未履行(如未发货或未提供服务),即使已开具发票,商品控制权仍属于销售方,会计上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 权责发生制原则:会计上确认收入需遵循权责发生制,即收入应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履约义务完成”时确认。若合同未履行,即使收到款项或开具发票,仍属于预收性质,应计入“预收账款”或“合同负债”科目。
税务处理差异
- 增值税: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先开具发票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开具发票的当天。因此,即使未履行合同,企业仍需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遵循权责发生制,需满足《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规定的条件(如风险报酬转移、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等)。若合同未履行,即使开具发票,企业所得税通常不确认收入。
特殊情况分析
- 预收款模式:若企业提前收款并开具发票,但未履行合同(如未发货),增值税需按开票时间确认纳税义务,但企业所得税可暂不确认收入,待实际履行合同时再确认。
- 合同资产与合同负债:根据新收入准则,若企业已收取款项但未履行履约义务,需通过“合同负债”科目核算,并在履行义务后转入收入。
实务建议
- 会计处理:开具发票但未履行合同时,会计分录应为:
-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收到款项或形成债权)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贷:合同负债/预收账款(不含税金额)。
- 税务合规:需按时申报增值税,但企业所得税可暂不确认收入,待合同履行后再调整。
总之,先开票但未履行合同的情况下,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增值税需按开票时间纳税,企业所得税则需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判断。企业应区分税务与会计处理的差异,避免混淆导致风险。
曦月老师
回复
莎**师
06月19日
您说得对!如果 付款账户是个人,而企业需要记录这笔支出,确实需要通过 “其他应付款” 或相关科目过渡,具体分录如下:
---
### 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付款——XX个人
贷:银行存款
---
### 详细说明:
1. 业务背景:
- 个人账户代企业支付款项给公司,属于企业对个人的负债(即企业欠个人的钱)。
- 需通过 “其他应付款” 科目暂挂,后续根据实际业务性质冲销。
2. 科目选择依据:
- 借方科目:
- 如果个人代付的是企业的应付账款(如货款、服务费等),应借记 “其他应付款——XX个人”,表示企业欠个人的资金。
- 如果个人代付的是企业的费用(如报销款),可借记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等,但需注意税务合规性(需取得合法票据)。
- 贷方科目:
- 银行存款减少,直接贷记 “银行存款”。
3. 后续处理:
- 若个人代付的是企业的应付账款(如供应商货款),后续收到发票时:
```
借:应付账款——XX公司
贷:其他应付款——XX个人
```
- 若个人代付的是费用(如报销款),需凭发票冲销:
```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XX个人
```
- 若为借款给企业,需签订借款协议,并按月计提利息(如需)。
4. 风险提示:
- 税务风险: 长期通过个人账户转账可能被认定为账外循环,需确保业务真实、凭证完整。
- 合规性: 大额个人转账需符合银行反洗钱规定,建议尽量通过公户结算。
---
### 示例场景:
- 场景1: 企业委托员工个人账户支付供应商货款10万元。
- 分录:
```
借:其他应付款——员工姓名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
- 后续收到发票时:
```
借:应付账款——供应商名称 100,000
贷:其他应付款——员工姓名 100,000
```
- 场景2: 企业老板个人账户汇款5万元作为备用金。
- 分录:
```
借:其他应付款——老板姓名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
- 使用时凭发票冲销:
```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50,000
贷:其他应付款——老板姓名 50,000
```
---
### 总结:
- 核心逻辑: 个人代企业付款,企业形成对个人的负债,先挂“其他应付款”,再根据实际业务冲销。
- 关键点: 确保业务真实、凭证完整,避免税务和合规风险。
莎莎老师
回复
淼淼老师
07月02日
从开票到红冲的入账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会计处理。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整理的详细流程:
一、正常开票的入账处理
1. 确认收入:当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并开具发票时,需要确认收入。会计分录通常为:借记“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具体取决于收款方式),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同时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 成本结转:如果销售的商品是企业自己生产的,还需要结转成本。会计分录为: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等科目。
3. 记录应收账款:如果销售时款项尚未收到,除了确认收入外,还需要记录应收账款。会计分录为: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红冲发票的入账处理
1. 红冲原发票:当发现原发票有误或需要更正时,企业会开具红字发票进行冲红。红冲的会计分录与原发票的会计分录相反,但金额用红字表示。例如,原发票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则红冲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应收账款”(红字),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红字)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
2. 重新开具正确发票:在红冲原发票后,企业会重新开具正确的发票。重新开具的发票将按照正常的开票流程进行入账处理,即借记“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同时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
1. 跨月红冲:如果红冲操作跨越了会计月份,需要在新的会计期间内进行红冲处理。此时,除了进行红冲的会计分录外,可能还需要考虑对上个月的账务进行调整。
2. 已结转成本的处理:如果原发票对应的销售成本已经结转,红冲时也需要将相应的成本进行红冲处理。会计分录为: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红字),贷记“库存商品”等科目(红字)。
综上所述,从开票到红冲的入账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会计处理。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准确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账务处理。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避免出现错误或违规行为。
莎莎老师
回复
淼淼老师
07月02日
我来给你讲讲这里的情况。业务终止后,缴纳过的增值税不能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它的核算有专门的科目和处理方式。在正常的业务过程中,企业缴纳增值税是通过“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科目来核算的。当企业有销项税额时,贷记该科目;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额,在计算应纳税额后,企业实际缴纳税款时,借记“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等科目。
如果业务终止,对于之前已经缴纳的增值税,不需要进行特殊的账务处理将其转为营业外支出。因为这部分税款是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该缴纳的税费,它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个成本或支出,但不是营业外性质的支出。
不过,如果在业务终止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因合同违约等原因导致需要额外承担与增值税相关的损失,且这种损失符合营业外支出的定义(即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那么可以将这部分额外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但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不是简单地将已缴纳的增值税直接转作营业外支出。
小智老师
回复
莎**师
06月19日
学员,关于合作社预付贷款利息的账务处理,其实不难,但得按规矩来。
当合作社决定要预付贷款利息时,第一步要做的是把钱从银行账户划出去。这时候,你得记一笔账,表示钱已经付了,但还没实际消耗这笔利息费用。具体来说,就是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这样,你的资产负债表上就会体现出这笔钱已经被预先支付了,但还没有转化为费用。
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合作社平时预付的业务不多,也可以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这个科目,而是直接通过“应付利息”或者其他的相关科目来核算。不过,为了清晰起见,我还是建议单独设置“预付账款”,这样能更准确地反映合作社的资金流动情况。
接下来,当合作社实际开始承担贷款利息费用的时候,就要把之前预付的利息转化为实际的费用。这时候,你需要做一笔调整分录,借记“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这样,预付的利息就正式成为了合作社的一项费用,体现在利润表上了。
总的来说,合作社预付贷款利息的账务处理就是先付钱再记账,然后在实际承担利息费用时再进行调整。这样既能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又能准确反映合作社的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