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你好,针对你的问题,我分两部分给你解答:
### 一、关于利润表报送的问题
按享受加计扣除后的利润表报送!
企业所得税申报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直接在纳税调整环节体现的(即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调整,而非直接修改财务报表)。因此:
1. 财务报表的利润表:保持原账面数据(不加计扣除),直接按实际账务数据填报。
2. 纳税申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通过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调整,导致“实际应缴税额”减少,但财务报表数据不受此影响。
总结:税局要求的“企业财务报表”指的就是原账面利润表,无需因加计扣除调整报表数据。但纳税申报时需在税法层面做加计扣除的调整。
---
### 二、关于账务处理与利润表的关系
加计扣除是税法优惠,不直接体现在会计利润表中!
1. 会计处理:
- 研发费用正常入账(如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利润表按实际发生额反映。
- 加计扣除是税法允许的税收优惠,属于纳税调整范畴,不影响会计利润表。
2. 举例:
- 假设账面研发费用100万元,会计利润200万元(盈利)。
- 加计扣除100%后,税法允许扣除200万元(100万×2),纳税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200万(会计利润)-100万(加计扣除)=100万。
- 财务报表利润表仍显示200万利润,但税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100万计税。
3. 注意:
- 不要将加计扣除金额计入会计账簿或调整利润表,否则会导致财务数据与税务数据混淆。
- 税局查看财务报表时,只需提供原账面数据;加计扣除的优惠仅在纳税申报表体现。
---
### 三、实操建议
1. 第二季度申报时:
- 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按账面数据填报,无需调整。
- 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填写《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并做纳税调减。
2. 若利润表从盈利变亏损:
- 可能是加计扣除金额较大导致,但这属于税法层面的调整,不影响财务报表的亏损状态。
- 即使财务报表显示亏损,仍需正常填报,纳税申报时通过加计扣除实现节税(如有应纳税额)。
---
### 总结
- 财务报表:按会计口径填报,不加计扣除。
- 纳税申报:按税法口径调整,享受加计扣除优惠。
- 关键区别:会计利润是财务结果,应纳税所得额是税法结果,两者通过纳税调整连接。
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学员你好,针对你的问题,我分两部分给你解答:
一、关于利润表报送的问题
按享受加计扣除后的利润表报送!
企业所得税申报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直接在纳税调整环节体现的(即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调整,而非直接修改财务报表)。因此:
1. 财务报表的利润表:保持原账面数据(不加计扣除),直接按实际账务数据填报。
2. 纳税申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通过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调整,导致“实际应缴税额”减少,但财务报表数据不受此影响。
总结:税局要求的“企业财务报表”指的就是原账面利润表,无需因加计扣除调整报表数据。但纳税申报时需在税法层面做加计扣除的调整。
---
二、关于账务处理与利润表的关系
加计扣除是税法优惠,不直接体现在会计利润表中!
1. 会计处理:
- 研发费用正常入账(如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利润表按实际发生额反映。
- 加计扣除是税法允许的税收优惠,属于纳税调整范畴,不影响会计利润表。
2. 举例:
- 假设账面研发费用100万元,会计利润200万元(盈利)。
- 加计扣除100%后,税法允许扣除200万元(100万×2),纳税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200万(会计利润)-100万(加计扣除)=100万。
- 财务报表利润表仍显示200万利润,但税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100万计税。
3. 注意:
- 不要将加计扣除金额计入会计账簿或调整利润表,否则会导致财务数据与税务数据混淆。
- 税局查看财务报表时,只需提供原账面数据;加计扣除的优惠仅在纳税申报表体现。
---
三、实操建议
1. 第二季度申报时:
- 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按账面数据填报,无需调整。
- 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填写《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并做纳税调减。
2. 若利润表从盈利变亏损:
- 可能是加计扣除金额较大导致,但这属于税法层面的调整,不影响财务报表的亏损状态。
- 即使财务报表显示亏损,仍需正常填报,纳税申报时通过加计扣除实现节税(如有应纳税额)。
---
总结
- 财务报表:按会计口径填报,不加计扣除。
- 纳税申报:按税法口径调整,享受加计扣除优惠。
- 关键区别:会计利润是财务结果,应纳税所得额是税法结果,两者通过纳税调整连接。
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