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账联分类

账联分类

老师,我想搞明白,为啥当库存现金的清查出现溢余或短缺时使用″...

老师,我想搞明白,为啥当库存现金的清查出现溢余或短缺时使用″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科目来调平时,为啥是"少了借,多了贷”,我搞不懂背后的逻辑,还是说它是一个规则?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10月20日
回答 1
这不是单纯的规则,而是基于资产类账户性质和科目核算逻辑的必然结果,核心是先“找平”账面,再查原因。 1. 先明确“待处理财产损溢”的角色:它是个“临时过渡科目”,专门用来核算盘点时“账面数”和“实际数”的差额,目的是先让账实相符,后续再根据原因转账。 ​ 2. 再看“库存现金”的性质:现金是资产类科目,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账面余额在借方。 ​ 3. 最后推导差额处理逻辑: ​ - 现金短缺(少了):实际数 < 账面数,意味着账面记多了,需要“减账面”来找平。由于资产减少记贷方,所以要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过渡科目暂时记增),贷记“库存现金”(资产科目记减),即“少了借”。 ​ - 现金溢余(多了):实际数 > 账面数,意味着账面记少了,需要“加账面”来找平。由于资产增加记借方,所以要借记“库存现金”(资产科目记增),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过渡科目暂时记增),即“多了贷”。 简单说,“待处理财产损溢”的方向,是跟着“库存现金”需要调整的方向反着来,本质是用过渡科目填补账实差额。
更多
0
讨论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