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简单说就是:企业不是为了常规卖货,而是在试运营新设备 / 新项目时偶然卖掉了测试品,这种 “偶尔一次” 的买卖,不算日常生意,赚的钱或亏的钱要记在 “资产处置收益” 里,而不是记在平时卖货的 “营业收入 / 成本” 里。
举个具体例子:某手机工厂平时就是批量生产手机卖(这是 “日常活动”,收入成本记在营收 / 营业成本里)。后来它新建了一条 5G 手机生产线,建完后得先 “试运行”—— 不是为了卖货,而是测试这条线能不能正常生产合格手机。试的时候顺带生产了 200 台合格手机,正好有人买,卖了 20 万,生产这 200 台的成本是 12 万。这种 “试运行时偶然卖测试品” 的情况,就属于 “非日常活动”—— 因为不是常规生意,以后这条线正常运转了,也不会再搞这种 “试生产卖货”。所以这 20 万收入和 12 万成本,不用分开记营收和成本,而是算出差额 8 万(20 万 - 12 万),直接记在 “资产处置收益” 里。
您好,简单说就是:企业不是为了常规卖货,而是在试运营新设备 / 新项目时偶然卖掉了测试品,这种 “偶尔一次” 的买卖,不算日常生意,赚的钱或亏的钱要记在 “资产处置收益” 里,而不是记在平时卖货的 “营业收入 / 成本” 里。
举个具体例子:某手机工厂平时就是批量生产手机卖(这是 “日常活动”,收入成本记在营收 / 营业成本里)。后来它新建了一条 5G 手机生产线,建完后得先 “试运行”—— 不是为了卖货,而是测试这条线能不能正常生产合格手机。试的时候顺带生产了 200 台合格手机,正好有人买,卖了 20 万,生产这 200 台的成本是 12 万。这种 “试运行时偶然卖测试品” 的情况,就属于 “非日常活动”—— 因为不是常规生意,以后这条线正常运转了,也不会再搞这种 “试生产卖货”。所以这 20 万收入和 12 万成本,不用分开记营收和成本,而是算出差额 8 万(20 万 - 12 万),直接记在 “资产处置收益” 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