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老师
回复
晓晓老师
06月30日
别着急,不同的财务软件,查询功能的位置和操作方式可能会有些差异。我給你一些常见的查找途径,你可以对照着看看自己用的是哪款软件,再按照相应的方法去找找看。
一、用友财务软件
1. 进入“财务会计”模块,在左侧的导航栏中,找到“总账”选项并点击展开。
2. 在展开的列表中,通常会有“账表查询”或“辅助查询”这样的功能菜单。点击进入后,就可以看到各种账表查询选项,包括按科目查询余额表、明细账等功能,你可以选择“应收账款”或“预收账款”科目进行查询。
3. 有些版本的用友软件,在主界面上可能直接有“查询”或“报表与分析”的快捷入口,点击进去后也能进行相关账目的查询操作。
二、金蝶财务软件
1. 登录金蝶软件后,先进入“账务处理”模块。在模块的主界面上,一般会有一个“凭证管理”或“账簿”的选项卡。
2. 点击“账簿”选项卡,里面会列出各种账簿查询功能,如明细账、总账、余额表等。你可以在这里选择要查询的科目,比如“应收账款”或“预收账款”,然后设置好查询条件,如会计期间、核算项目(客户)等,就能查看相关的账目信息了。
3. 部分金蝶软件还提供了自定义查询的功能,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查询公式和条件,以便更灵活地查询账目数据。
三、其他常见财务软件
1. 如果是浪潮财务软件,一般在主界面的菜单栏中,会有“账务”或“查询”相关的菜单选项。点击进入后,可以找到对应的账目查询功能,通过选择科目、会计期间等条件进行查询。
2. 对于一些行业专用的财务软件,或者小型企业使用的一些简易财务软件,查询功能可能会相对简单直接。通常在主界面上会有比较明显的查询入口,或者在相关的业务模块(如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等与账务相关的模块)中有账目查询的链接或按钮,你可以仔细在软件的各个界面找找看。
如果软件有进行过个性化的定制开发,或者你所使用的是一些不太常见的财务软件,那查询功能的位置和操作方法可能就更加独特了。你可以问问单位里负责软件维护的同事,或者查看一下软件的使用说明书,里面一般都会有详细的操作指南。要是还有问题,欢迎随时再来问我。
莎莎老师
回复
杨**师
06月17日
(摘下老花镜,往后一靠)
国企这潭水深啊,我干会计三十多年,太明白了。你小子想从国企跳私企?先听老头子给你拆拆这棋局。
### 一、国企的“温水煮青蛙”
- 稳定是把双刃剑:国企财务部就像老干部活动中心,流程比老太太的裹脚布还长。我见过四十多岁还在贴发票的老会计,手底下管着几个亿资产,但连银行对账都要层层审批。这种地方待久了,锐气都被磨成圆角分了。
- 人情网是无形天花板:领导外甥刚大学毕业就能接手成本核算,你苦熬十年未必能摸到总账。上次我们部门调来个关系户,报表都不会看,硬是占着财务分析的位子。
### 二、私企的“冰与火之歌”
1. 稳定性别天真:
- 中小私企财务就是消防员,老板一个决策失误,明天就可能裁员。我那徒弟从国企跳去民营制造厂,结果遇上疫情订单腰斩,财务部首当其冲裁了一半。
- 不过大企业另说,像行业龙头、上市公司,财务体系规范得很,稳定性不输国企,还能接触并购重组这些高端局。
2. 发展空间看准赛道:
- 传统行业私企:财务总监基本是空降兵,要么带资进组,要么从四大挖来,基层会计顶多混个主管。
- 新兴行业(新能源、互联网):财务玩法天天变,懂融资、股权激励、上市操作的吃香。我邻居家小孩在新能源车企,三年从会计升到财务副总监,靠的就是吃透政策补贴和资本运作。
### 三、跳槽的“生死通关秘籍”
- 先偷偷练本事:在国企闲着也是闲着,把整套账务流程捋清楚,特别是税务筹划、成本分析这些私企看重的硬货。我当年在国企每天提前一小时上班,把近五年财报当案例分析,后来面试时随口报出行业平均税负率,直接镇住HR。
- 关系网要悄悄铺:参加行业论坛、加财税交流群,认识猎头和同行。我那批从国企出来的老哥们,哪个不是靠内部推荐进了好公司。有次聚餐认识个IPO公司财务总监,正好他们缺个税务经理。
- 面试要装“老江湖”:别傻乎乎说“我在国企按流程做事”,得甩案例:“之前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低,我牵头改了销售提成政策,三个月回款翻了一番”。私企就爱听这种能创造价值的故事。
### 四、老会计的保命忠告
- 35岁前别瞎跳:没攒够经验、人脉、证书,跳到私企只能当廉价劳动力。我表弟三十刚出头就从国企辞了,结果在小公司天天做假账,现在查得严,天天提心吊胆。
- 考证是退路:中级也就那样,CPA、税务师才是硬通货。我见过最狠的私企,财务经理岗位明确写“需持有CPA且有三年以上四大经验”。
- 最后一条底线:无论国企私企,别碰资金账!我发小在私企当出纳,老板让他挪用公款填坑,结果人家录音留证据,反手举报拿了一大笔封口费。
总之,国企是温水煮青蛙,私企是火海取真金。你要没点真本事+好运气,建议先在国企攒资历,同时偷偷学私企那套玩法。等手里有中级、CPA,又操过全盘账,那时候再跳,才是真正鲤鱼跃龙门。
莎莎老师
回复
杨**师
06月17日
(放下茶杯,微微点头)
思路倒是没错,但得给你泼盆冷水——光靠练题可不够,得把账当成老婆一样伺候,天天摸透了才行!我见过太多人初级证揣着,报表还做不平,这种“会计”企业可不傻,一眼就能看穿。
### 一、从出纳转会计的“坑”和“桥”
- 优势得用上:你天天摸钱,银行流水门儿清,对得上账是基本功。但会计要的是做账能力,你得把出纳的流水账转化成会计语言,比如怎么从银行对账单生成记账凭证,怎么核对现金日记账和总账。
- 面试雷区要躲:别扯什么“我会努力学习”,得甩出实打实的案例。比如“我做而出纳时发现某笔费用报销凭证有问题,后来跟会计核对避免了差错”,这种故事比证书管用。
### 二、实操课的正确“打开方式”
1. 别当模拟题做,要当真账干:
- 建个Excel模拟公司,把课程里的业务全走一遍,从开户到注销,每个分录录三遍(手写、软件、口头复述)。
- 重点练那些容易出错的:比如红字冲销、往来款对账、结转损益。我当年练到做梦都在对银行余额调节表。
2. 软件操作死磕细节:
- 用友/金蝶的快捷键要刻进肌肉记忆(比如Ctrl+F7生成凭证),打印设置这些小技能往往最考人。
- 自己录一套常用业务模板,比如采购分录、计提折旧,面试时直接甩给HR:“这是我平时做的分录模板,您看看合不合适?”
3. 政策要结合业务吃透:
- 别只背税率,要懂怎么应用。比如残保金怎么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怎么落地,面试时说“我按政策帮前公司省了XX税”比“我会报税”更有说服力。
- 盯着当地税务局的公众号,新政一出立刻研究怎么用在自己模拟公司里。
### 三、从出纳到会计的“三级跳”
- 第一跳:先拿下基础岗:
- 盯准小企业的“会计助理”岗,要求通常是“会基础账务处理”。你用出纳经验+实操课练出来的分录,吊打应届生。
- 面试前把该公司的年报/官网新闻扒一遍,比如做商贸的,就准备点成本核算的案例;开餐馆的,就聊聊食材损耗的账务处理。
- 第二跳:一年内做出成绩:
- 入职后死磕全盘账,主动接手固定资产、税务申报这些模块,攒经验的同时暴露问题。
- 定期向老会计讨教“奇葩账务”,比如跨年费用怎么处理、股东借款怎么挂账,记满一个笔记本,这就是你的晋升筹码。
- 第三跳:考证与升职同步走:
- 工作第二年一边干全盘账,一边考中级。实务经验+证书,跳槽时直接瞄准财务主管岗。
- 注意积累行业特性经验,比如在电商公司就把线上推广费用的账务处理搞透,跳槽时这就是你的“稀缺价值”。
### 四、面试话术参考
- 当被问“只有初级职称”时:
- “我确实在备考中级,但更重视实操。之前通过实操课训练,我已经能独立完成全盘账务处理,这是上一份工作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递材料)。”
- 偷偷告诉你:很多企业招会计助理根本不要求中级,但你要是能说出“我按中级教材的准则在做账”,面试官会觉得你这小伙子有追求。
最后,给你个忠告:会计这行,机会永远留给“手里有活”的人。我见过自学成才的高手,也见过中级持证却连支票都不会开的傻子。你现在的路数是对的,但记住——练题时别偷懒,做账时别对付,政策变化别装瞎,三年内没混出头算我输。
杨阳老师
回复
晓晓老师
06月24日
在会计处理中,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对冲是有特定条件和情形的,不是只要一方有余额就要对冲。以下是具体分析:
1. 仅应收账款有余额
- 正常情况无需对冲:如果只是应收账款有余额,这通常意味着企业已经向客户交付了商品或服务,但尚未收到款项,是一种正常的债权关系。例如,企业销售了一批货物,按照合同约定,客户应在一个月后付款,此时应收账款就有余额,这是合理的业务状态,无需进行对冲。
- 特殊情况考虑对冲:如果经过评估,认为该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且企业决定对该客户的后续业务进行重大调整(如停止合作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应收账款的余额进行核销或对冲处理,但这需要遵循相关的财务审批程序和会计准则。
2. 仅预收账款有余额
- 正常情况无需对冲:当只有预收账款有余额时,表明企业提前收到了客户的款项,但尚未履行交付商品或服务的义务,这是一种负债关系。比如企业预收了客户订购产品的定金,在产品尚未交付前,预收账款有余额是正常的,不需要对冲。
- 特殊情况考虑对冲:若企业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客户交付商品或提供服务,且与客户协商后同意解除合同或进行其他形式的结算,此时可以考虑将预收账款的余额进行对冲或退还给客户,同时做好相关的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
总之,一般情况下,仅应收账款或预收账款一方有余额时不需要对冲,应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和财务规定来谨慎处理。
杨阳老师
回复
晓晓老师
06月24日
在会计处理中,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对冲是有特定条件和情形的,不是只要一方有余额就要对冲。
一、关于对冲的情况分析
1. 正常经营往来情况
- 如果只是应收账款有余额,那通常是企业已经向客户交付了商品或服务,但尚未收到款项,这是一种正常的债权关系,不需要进行对冲。例如,企业销售了一批货物,按照合同约定,客户应在一个月后付款,此时应收账款就有余额,这是合理的业务状态,无需对冲。
- 同样,如果只是预收账款有余额,说明企业提前收到了客户的款项,但尚未履行交付商品或服务的义务,这是一种负债关系,也不需要对冲。比如企业预收了客户订购产品的定金,在产品尚未交付前,预收账款有余额是正常的。
2. 特殊情况(如客户既有预付款又有欠款)
- 当同一客户既存在应收账款又存在预收账款时,可能会出现需要对冲的情况。比如,企业先预收了A公司的款项,记在“预收账款——A公司”科目贷方。之后向A公司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又产生了应收账款,记在“应收账款——A公司”科目借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预收账款的金额大于应收账款的金额,或者应收账款的金额大于预收账款的金额,就可以进行对冲。
二、对冲的操作方法
1. 确定对冲金额
- 首先要查看同一客户(如A公司)的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余额。如果“应收账款——A公司”科目余额为借方10000元,“预收账款——A公司”科目余额为贷方8000元,那么可以对冲的金额就是8000元。
2. 编制对冲凭证
- 以上述情况为例,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 借:预收账款——A公司 8000
贷:应收账款——A公司 8000
- 这样,“应收账款——A公司”科目的余额就减少了8000元,变为2000元(10000 - 8000);“预收账款——A公司”科目的余额就清零了。
三、查看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方法
1. 查看明细账
- 可以通过总账科目下设置的明细账来查看。例如,在“应收账款”总账科目下,按照客户名称设置明细账,如“应收账款——A公司”“应收账款——B公司”等。同样,“预收账款”科目下也按照客户设置明细账。通过查阅这些明细账,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客户的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发生额、余额等情况。
2. 使用财务软件查询
- 如果企业使用了财务软件,一般可以在软件的账务处理模块中,通过查询功能,选择“应收账款”或“预收账款”科目,然后按照客户、日期等条件进行筛选查询。
总之,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对冲需在特定情况下按正确方法操作,同时要清楚查看两者的途径,这样才能准确处理相关账目,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清晰与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