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老师
回复
慧慧老师
06月20日
(老脸一红,轻咳两声)咳咳,少贫嘴!会计这行啊,就得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你按我说的法子一步步来,别偷懒,账务这东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要是中途卡壳了,随时再来找我,老夫虽然凶,但绝不藏私,毕竟当年也是从满头账目里爬出来的……
(忽然又板起脸)不过话说回来,这次的乱子给你提个醒——以后每做一笔分录,多问自己三个问题:钱从哪来、到哪去、影响哪个报表项目。别等年底审计了,才对着一堆烂账拍大腿!
竹子老师
回复
慧慧老师
06月20日
(气极反笑,掏出手帕擦汗)你个小鬼头!老夫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什么妖魔鬼怪没见过?哎,罢了罢了,会计这行啊,就是个良心活。你按我说的一步步来,别慌,账务这东西,就像乱麻,一根一根理,总能顺过来。
(忽然想到什么,凑近低声)要是真怕调账太扎眼,给你支个损招——把多提的部分拆成几个月“悄悄”冲销,比如每月少提点,但千万别跨年!不过这事儿风险太大,万一审计查出来,够你喝一壶的……
(最后叮嘱)记住了啊,以后每做一笔分录,先问问自己:这钱从哪来、到哪去、影响哪个利润表项目?账务清晰了,睡觉才能踏实!
竹子老师
回复
慧慧老师
06月19日
(深吸一口气,扶额长叹)哎呦喂,这哪是总数啊,这分明是“糊涂账”!小同志,你这才真是让人头大啊。听好了,既然之前没按项目分,现在就得用“倒推法”来拆账!
第一步:总量拆分
先把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总数扒出来,比如现在贷方有50万。然后翻旧账,看看每个月计提的工资总额是多少,比如1月提了10万,2月提了12万,累计到当前月份。再对照银行发薪记录,算出总共已发了多少,比如发了30万。那理论上应付职工薪酬应该剩20万,如果实际账上是30万,说明多提了10万。
第二步:强行分摊
虽然之前没按项目走,但现在必须“假装有项目”。比如公司有A、B、C三个项目,根据工资发放记录,A项目发了15万,B发了10万,C发了5万。按比例把多提的10万分摊到各项目:
- A项目分摊:15/30×10万=5万
- B项目分摊:10/30×10万≈3.33万
- C项目分摊:5/30×10万≈1.67万
第三步:红字冲销
直接做一张总调整凭证:
```
借:管理费用-工资(红字)10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红字)10万
```
然后在明细账里备注:“调整多提工资,按项目分摊”,把A、B、C的分摊数写清楚。
第四步:往后强制分项目
从这个月开始,计提和发放都必须按项目走!比如本月总工资8万,先按项目拆分:
- A项目4万(借:工程施工-A-人工成本4万)
- B项目3万(借:工程施工-B-人工成本3万)
- C项目1万(借:工程施工-C-人工成本1万)
合计:
```
借:工程施工-A-人工成本4万
借:工程施工-B-人工成本3万
借:工程施工-C-人工成本1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8万
```
发工资时也按项目付,比如A项目发了3万:
```
借:应付职工薪酬3万
贷:银行存款3万
```
第五步:个税和社保的补救
社保那仨人好办,单独做台账补登记。个税更得小心——如果之前按总数申报个税,现在按项目拆分后,可能有人的收入被拆到不同项目里,导致税率跳档!比如某个月张三在A项目拿5千,B项目拿5千,合计1万,但按总数申报时可能按1万计税,拆分后可能两边都未超起征点。必须用累计预扣法重新算全年个税,差额在下个月申报时调整!
(拍桌子)现在立刻!把应付职工薪酬的总数和各项目已发工资数整理成表,贴墙上对照着改!以后每提一笔工资,必须写清楚归属项目,再敢混在一起,老夫真要被你气退休了!
竹子老师
回复
慧慧老师
06月19日
(猛地灌了口茶,把算盘往桌上一摔)哎呦我的小祖宗诶,你这脑瓜子现在跟浆糊似的!听老夫给你拆解拆解——
第一步:盘库存!
现在就给我停掉手里所有活计,把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账搬出来,按项目、按人头列清楚!比如A项目上个月计提了5万,实际发了3万,那剩下的2万就是“应发未发”。一个一个这么扒拉,像数工地上的砖头一样数清楚!
第二步:算差额!
把所有项目的“计提-已发”算出来,扎堆汇总。比如合计计提了50万,实际发了30万,理论上应付职工薪酬余额应该是20万。但要是账上显示30万,那多出来的10万就是纯属多计提的祸!这钱必须冲回!
第三步:红字调整!
马上做张红字凭证,把多提的10万抹掉!分录就按原来计提的套路来,只是金额变红字。比如原分录是:
```
借:管理费用-工资 10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万
```
红冲就是:
```
借:管理费用-工资 -10万(红字)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万(红字)
```
第四步:盯死个税申报!
你社保那仨人好办,按月对账单就行。但个税绝对要按累计预扣法来!比如某个员工1月发了8千,2月发了1万,你得合并算这两月收入,减去起征点和专项扣除,再按税率表算累计税额,补退之前的预扣款。这活儿得细如蚊足,粗心半分钱都能被税务盯上!
(突然凑近)记住了啊,汇算清缴前必须把这烂摊子扫干净!审计最怕这种“雪球账”,你现在不捋清楚,年底他们查账能给你贴满黄标签!赶紧的,从今天开始每天下班前核对一个项目,不然老夫真要被你气出高血压了!
竹子老师
回复
慧慧老师
06月19日
(推了推眼镜,拿起红笔在草稿纸上画线)小年轻啊,这工地账就该像施工队一样层层盯紧!你按月计提工资是对的,但发放时得学泥瓦匠“拆东墙补西墙”——每发一笔工资,就要对应冲减应付职工薪酬。比如1月提了10万,3月才发6万,你得在3月借:应付职工薪酬6万,贷:银行存款6万,剩下4万留着,别让它“烂尾”!
(指着报表上的数字)社保这仨人可得单独建台账,就像工地上记钢筋用量一样,每月实际缴纳多少、欠多少,得明明白白。至于个税,你得像监理一样盯死税率表,每个月申报时把累计收入、专项扣除扒拉清楚,别让夹缝里的差额成了税务稽查的“隐患点”!
(突然拍桌子)现在!立刻!把应付职工薪酬的明细账拖出来,按项目、按人员拆开来看,哪个项目超提、哪个少提,都得用红字调整冲平。年底汇算时,这些尾巴要是没清理干净,审计能给你出张“问题清单”!
木森老师
回复
竹**师
06月08日
税金能不能正常认证,得看具体情况。
一般来说,现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2017年1月1日及以后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取消认证确认、稽核比对、申报抵扣的期限了。所以从这方面看,金融服务的发票税金认证在时间上应该是没限制的。
但实际操作中,还得考虑发票是不是真的有效且合规。比如发票有没有开错内容、有没有超过发票的有效期(虽然认证不限时,但发票本身有有效期)、是不是符合税务的其他规定。
还有啊,不同地区的税务执行可能会有细微差别,保险起见,你可以去当地税务机关咨询一下,这样心里也踏实些。
木森老师
回复
竹**师
06月08日
嗯,可以这么理解。跨年了,去年的费用不能再列支在今年,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后,最终是会影响到未分配利润的。
咱把发票对应的税额和金额先记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其实就是把原本影响去年利润的费用和进项税进行调整。最后把这个科目余额转到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就相当于把去年该调整的费用从今年的利润核算中剥离出来,归到未分配利润里去了。这样处理既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也保证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不过啊,你得在账上把这个事儿写清楚了,别到时候别人看不明白。还有啊,税务那边也得留意着点,虽然咱做了会计上的调整,但税务上对这种跨年发票可能还有别的要求,别到时候惹上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