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会计实务

会计实务

老师,建筑企业有简易计税和一般计税工程,那所说的差额纳税和差...

老师,建筑企业有简易计税和一般计税工程,那所说的差额纳税和差额扣除,差额预缴都是一回事儿不?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06月14日
回答 1
我干会计这行快二十年了,在建筑企业税务处理这块儿也算经验丰富。今天就给你好好讲讲这里面的门道,帮你把这容易混淆的概念理清楚。 ### 一、差额纳税 1. 含义:差额纳税是指纳税人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其他纳税人(比如分包商)的规定项目金额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在建筑企业中,无论是一般计税还是简易计税,都存在差额纳税的情况。例如,一般计税时,应纳税额 =(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 分包款)÷(1 + 9%)×9%;简易计税时,应纳税额 =(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 分包款)÷(1 + 3%)×3%。 2. 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对同一项目的不同环节重复征税,体现增值税仅对增值部分征税的原理。比如总包从发包方取得1000万工程款,支付给分包商300万,那总包实际增值的部分就是700万,就按这700万来计算缴纳增值税,而不是按1000万全额计税,这样更合理公平。 ### 二、差额扣除 1. 含义:通常是指在计算增值税的应税销售额时,允许从全部收入中扣除特定的支出项目,这个特定支出项目一般是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且符合税法规定的成本费用,比如分包款项等。在建筑企业的语境下,和差额纳税在计算逻辑上有相似之处,都是以扣除分包款等后的余额为基础进行计税相关的计算。 2. 与差额纳税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差额扣除是差额纳税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先有差额扣除的确定,才有基于扣除后余额的差额纳税计算。比如上面举例中,扣除分包款这一操作就是差额扣除,后续再依据扣除后的金额去计算要缴纳的增值税,这就是差额纳税。 ### 三、差额预缴 1. 含义:主要针对建筑企业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的情况。建筑企业需要按照工程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的要求,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基数,按照规定的预征率(一般计税方法下为2%,简易计税方法下为3%)向工程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预缴增值税。 2. 目的:是为了平衡不同地区的地方财政利益,因为建筑企业在不同地区开展项目,如果不预缴,项目所在地就拿不到相应的税收,而企业注册地又可能征收不了,所以通过差额预缴,让项目所在地能提前获取一部分税款保障财政收入。 ### 四、三者的区别 1. 概念侧重点: - 差额纳税侧重于整体纳税计算时对销售额的确定方式,是一种计税方法的体现,最终确定的是整个业务环节该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 差额扣除更强调在计算应税销售额时对可扣除项目的界定和操作,是计算应纳税额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差额预缴重点在于跨地区经营时,满足当地财政税收管理要求的一种提前缴纳税款的行为,并非最终完整的纳税计算结果。 2. 发生场景: - 差额纳税和差额扣除贯穿于建筑企业正常的计税申报过程,只要符合相应计税方法(一般计税或简易计税)且存在可扣除项目(如分包等情况),就会涉及。 - 差额预缴主要发生在建筑企业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的情况下,在同一地级市范围内一般无需差额预缴。 3. 计算用途: - 差额纳税计算出的结果是用来向企业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确定最终应缴纳的增值税额(还需考虑进项税额抵扣等情况,一般计税时)。 - 差额预缴计算出的税额是向工程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预先缴纳的税款,后续在机构所在地纳税申报时可以进行抵减。 所以啊,它们仨可不是一回事儿,各有各的用处和讲究。你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这些概念,不然很容易出差错的。要是还有疑问,随时再来问我。
更多
0
讨论
相关问题推荐
7月报税还有 002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