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月老师
回答于05月08日
金牌答疑老师
(扶了扶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算了一通)你这两个分录啊,乍一看没问题,仔细琢磨还是有点小毛病的。来,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
第一笔分录: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1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简易计税)50
第二笔分录:预缴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50
贷:银行存款 50
### 问题出在哪儿?
1. 科目用错了!
你用的是“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但这是一般计税方法下的科目。你项目是简易计税,应该用“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而不是“未交增值税”和“已交税金”。
2. 未交增值税的余额怎么处理?
你第一笔分录把50万放进了“未交增值税(简易计税)”,但简易计税的项目,税额应该是直接通过“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核算的,不应该走“未交增值税”。所以这个50万的余额,其实是你科目用错了导致的。
---
###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 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1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50
2. 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50
贷:银行存款 50
这样,“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就平了,不会有余额残留。
---
### 关于报税:
- 如果按照你原来的分录,“未交增值税”科目确实有50万的余额,但这是因为科目用错了。实际上,这50万是简易计税的税额,应该在“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里核算,而不是“未交增值税”。
- 报税的时候,简易计税的项目直接按“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的金额申报就行,不需要再额外处理。
---
### 总结:
1. 科目要分清楚! 简易计税的项目,税额一律通过“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核算,别跟一般计税的科目混了。
2. 预缴的时候直接冲减“简易计税”科目,这样就不会留下奇怪的余额。
3. 报税按“简易计税”的金额报,别被“未交增值税”的余额吓到,那是个假账!
以后做账前,先看看项目是一般计税还是简易计税,科目别搞混了,不然月底对账有的头疼!
(扶了扶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算了一通)你这两个分录啊,乍一看没问题,仔细琢磨还是有点小毛病的。来,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
第一笔分录: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1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简易计税)50
第二笔分录:预缴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50
贷:银行存款 50
问题出在哪儿?
1. 科目用错了!
你用的是“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但这是一般计税方法下的科目。你项目是简易计税,应该用“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而不是“未交增值税”和“已交税金”。
2. 未交增值税的余额怎么处理?
你第一笔分录把50万放进了“未交增值税(简易计税)”,但简易计税的项目,税额应该是直接通过“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核算的,不应该走“未交增值税”。所以这个50万的余额,其实是你科目用错了导致的。
---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 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1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50
2. 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50
贷:银行存款 50
这样,“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就平了,不会有余额残留。
---
关于报税:
- 如果按照你原来的分录,“未交增值税”科目确实有50万的余额,但这是因为科目用错了。实际上,这50万是简易计税的税额,应该在“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里核算,而不是“未交增值税”。
- 报税的时候,简易计税的项目直接按“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的金额申报就行,不需要再额外处理。
---
总结:
1. 科目要分清楚! 简易计税的项目,税额一律通过“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核算,别跟一般计税的科目混了。
2. 预缴的时候直接冲减“简易计税”科目,这样就不会留下奇怪的余额。
3. 报税按“简易计税”的金额报,别被“未交增值税”的余额吓到,那是个假账!
以后做账前,先看看项目是一般计税还是简易计税,科目别搞混了,不然月底对账有的头疼!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