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会计实务

会计实务

老师 借款和往来款有什么区别

老师 借款和往来款有什么区别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2025年04月27日
回答 1
在会计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多年,我来给你讲讲借款和往来款的区别。 ### 一、定义与来源 1. 借款:是指企业或个人向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个人借入的资金,是一种明确的融资行为。例如,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或者个人向朋友借款用于购房等,都有明确的借贷双方以及借贷合同或协议约定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 2. 往来款: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发生供销产品、提供或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的资金数额。比如企业销售商品后,客户尚未支付货款,形成应收账款;或者企业采购原材料时,尚未支付供应商货款,形成应付账款,这些都属于往来款范畴。 ### 二、核算科目 1. 借款:一般通过“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利息”等科目核算。短期借款通常是指企业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长期借款则是借入期限在1年以上的借款。 2. 往来款:涉及多个科目,如“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预付账款是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应付账款是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收账款是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 ### 三、性质与目的 1. 借款:本质是一种融资手段,目的是为了获取资金用于特定的用途,如企业的资金周转、项目投资、购置固定资产等,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作为资金使用成本。 2. 往来款:是基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是企业在商业信用条件下的一种资金往来形式,一般不涉及利息支出或收入(除非超过约定付款期限等情况),主要是为了促进商品销售、原材料采购等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 四、风险特征 1. 借款: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偿债能力上,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无法按时足额偿还借款本息,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清算。此外,借款利率的波动也可能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 2. 往来款: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即对方可能无法按时支付或归还款项,导致企业产生坏账损失。例如,客户经营困难无力偿还应收账款,或者供应商出现质量问题企业拒付应付账款等情况,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 五、示例说明 1. 借款示例:某企业为购置新的生产设备,向银行申请了一笔期限为3年的长期借款500万元,年利率为6%。在会计处理上,收到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500万元,贷记“长期借款”500万元;每年计提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30万元,贷记“应付利息”30万元;到期还本付息时,借记“长期借款”500万元、“应付利息”90万元(假设按年付息),贷记“银行存款”590万元。 2. 往来款示例:甲企业销售一批商品给乙企业,售价100万元,增值税税额13万元,双方约定付款期限为1个月。在销售时,甲企业借记“应收账款——乙企业”113万元,贷记“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万元;1个月后乙企业如期支付货款,甲企业借记“银行存款”113万元,贷记“应收账款——乙企业”113万元。
更多
0
讨论
相关问题推荐
7月报税还有 003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