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老师
回答于2025年04月10日
金牌答疑老师
个税申报时,工资收入应填写应发工资(即包含单位社保公积金和个人部分的工资总额),原因如下:
1. 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里的“收入额”指的是应发金额,即在扣除任何费用之前的金额。
2. 计算逻辑:应发工资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基数。个税是根据纳税人的应税所得来计算的,而应税所得需要从总收入中减去各类法定的扣除项目,如社保、公积金、专项附加扣除等。如果直接填写实发工资,会导致应税所得的计算不准确,进而影响个税的计算结果。例如,某人应发工资10000元,扣除三险一金2000元,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后,应纳税所得额为7000元;但如果直接按实发工资8000元来计算个税,就会少计算了1000元的应税所得,导致税款计算错误。
3. 申报流程:在填写个税申报表时,应在“本期收入”栏填写应发工资总额,然后在申报表中列明需要扣减的各个项目,如社保、公积金、专项扣除等,以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总的来说,个税申报时填写应发工资是遵循相关法规和确保税款计算准确性的要求。通过正确填写应发工资,并扣除相应的法定项目,可以得到准确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计算出正确的个人所得税。
个税申报时,工资收入应填写应发工资(即包含单位社保公积金和个人部分的工资总额),原因如下:
1. 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里的“收入额”指的是应发金额,即在扣除任何费用之前的金额。
2. 计算逻辑:应发工资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基数。个税是根据纳税人的应税所得来计算的,而应税所得需要从总收入中减去各类法定的扣除项目,如社保、公积金、专项附加扣除等。如果直接填写实发工资,会导致应税所得的计算不准确,进而影响个税的计算结果。例如,某人应发工资10000元,扣除三险一金2000元,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后,应纳税所得额为7000元;但如果直接按实发工资8000元来计算个税,就会少计算了1000元的应税所得,导致税款计算错误。
3. 申报流程:在填写个税申报表时,应在“本期收入”栏填写应发工资总额,然后在申报表中列明需要扣减的各个项目,如社保、公积金、专项扣除等,以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总的来说,个税申报时填写应发工资是遵循相关法规和确保税款计算准确性的要求。通过正确填写应发工资,并扣除相应的法定项目,可以得到准确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计算出正确的个人所得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