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行业实操

行业实操

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的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表里的工资薪金...

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的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表里的工资薪金怎么取数呢?我看明细账里应付职工薪酬全年累积数的借方和贷方金额不一致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2025年04月10日
回答 1
淼淼老师
淼淼老师 回答于2025年04月10日
金牌答疑老师
我很高兴能为您解答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中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表里的工资薪金取数问题。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和遵循会计准则以及税法的相关规定。 ### 一、工资薪金支出的账务处理与税务处理 1. 账务处理:企业发放职工薪酬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计提时,则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这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即无论款项是否实际支付,只要企业承担了支付义务,就应确认为负债。 2. 税务处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准予税前扣除的应该是企业实际所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这意味着,只有当企业真正支付了职工薪酬,才能在税前扣除。因此,在汇算清缴时,需要将已支付的薪酬金额进行纳税调整。 ### 二、纳税调整的具体操作 1. 分析“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首先,要仔细分析“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借方和贷方金额。借方表示实际发放的薪酬,贷方则表示计提但尚未支付的薪酬。由于存在计提与发放的时间差,导致借贷方金额不一致是正常现象。 2. 确定税前扣除金额:根据税法规定,只有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才能在税前扣除。因此,在填报纳税调整表时,应取“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作为税前扣除的基础。这一金额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支付给职工的薪酬总额。 3. 填写纳税调整表:在纳税调整表中,第1列“账载金额”应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金额(一般取应付职工薪酬的贷方余额或借方发生额,具体取决于报表编制要求);第2列“实际发生额”则根据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第5列“税收金额”按照第1列和第2列分析填报,即取两者中的较小者作为税前扣除金额。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纳税调整金额。 综上所述,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中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表里的工资薪金取数应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为基础,并结合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通过仔细分析和准确填报纳税调整表,可以确保企业在汇算清缴时合规享受税前扣除政策,降低税务风险。
更多
0
讨论1
5月报税还有 001
热门标签词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