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行业实操

行业实操

个体工商户跟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的区别

个体工商户跟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的区别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2024年11月08日
回答 1
个体工商户、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是会计和税务管理中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型。以下是它们的区别: 1. 定义 - 个体工商户: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个体经济形式。 -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500万元),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500万元)的企业和单位。 2. 会计核算能力 - 个体工商户:没有强制要求进行健全的会计核算,但需要建立账本或收支凭证粘贴簿。 - 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 一般纳税人:能够进行健全的会计核算。 3. 税务资料报送 - 个体工商户:必须按规定建立账本,并按时报送年度报告。 - 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 - 一般纳税人: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 4. 税收优惠 - 个体工商户:可以享受月收入15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免征政策。 - 小规模纳税人:从2023年1月1日起,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 - 一般纳税人:通常不能享受该免征政策,但可以享受进项税抵扣等其他优惠政策。 5. 互转条件 - 个体工商户/小规模纳税人转一般纳税人:满足一般纳税人条件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登记为一般纳税人。 - 一般纳税人转小规模纳税人:2019年12月31日前,一般纳税人可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如果转登记后连续12个月或者4个季度的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则需再次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且不得再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总的来说,个体工商户是一种经营形式,而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是针对企业增值税管理的分类。三者之间有交叉关系,个体工商户可以是小规模纳税人,也可以成为一般纳税人。选择成为哪一种类型的纳税人,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更多
0
讨论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