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会计,收汇记账的汇率选择得看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会计准则要求,我来给你详细说说。
### 一、一般原则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IAS 21)以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通常为当日中间价)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所以从准则角度看,收汇按收汇当日银行公布的中间价记账是较为规范的做法。
### 二、特殊情况及企业实务操作
1. 合同约定情况:如果企业与外商签订的合同中有明确规定收汇汇率的确定方式,比如约定按照月初中间价或某个特定日期的汇率,那么就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在实际业务中也存在。
2. 企业内部政策:有些企业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能会制定内部的汇率政策。例如,对于收汇业务统一按照月初中间价记账。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频繁关注汇率波动带来的核算工作量,但同时也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实际的汇率情况。
3. 银行记账通知买入价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不应按银行记账通知的买入价记账。银行买入价是银行买入外汇的价格,与企业将外币收入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的汇率概念不同。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企业收汇后立即结汇,且以银行结汇时的买入价来计算人民币收入,从某种程度上看,结果可能与按收汇当日中间价记账后再次按结汇价调整类似,但这种做法在会计处理上不够规范。
### 三、案例分析
假设某企业出口货物,收到一笔美元货款。当天银行中间价为1美元=7.0元人民币,银行买入价为1美元=6.9元人民币。
1. 按当日中间价记账:
- 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 美元户(按美元金额×7.0),贷:主营业务收入(按换算后的人民币金额)。这样能够准确反映在收汇当日该笔款项按照市场平均水平折算的人民币价值,符合会计准则对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的要求。
2. 按月初中间价记账(假设月初中间价为1美元=7.1元人民币):
- 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 美元户(按美元金额×7.1),贷:主营业务收入(按换算后的人民币金额)。这种情况下,如果当月汇率波动较大,会导致账面收入与实际收汇时的市场价值存在一定偏差。而且在月末进行汇率调整时,需要根据即期汇率对银行存款 - 美元户进行调整,计算汇兑损益。
3. 按银行记账通知买入价记账:
- 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 人民币户(按美元金额×6.9),贷:主营业务收入(按换算后的人民币金额)。这种处理方式没有正确反映企业在收汇环节应有的外币资产价值,而且如果后续还有外币业务或者其他涉及该笔款项的业务,会造成账目混乱。
总的来讲,收汇记账的汇率选择得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但无论选哪种,都得保持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确保账目清晰准确。
作为一名老会计,收汇记账的汇率选择得看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会计准则要求,我来给你详细说说。
一、一般原则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IAS 21)以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通常为当日中间价)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所以从准则角度看,收汇按收汇当日银行公布的中间价记账是较为规范的做法。
二、特殊情况及企业实务操作
1. 合同约定情况:如果企业与外商签订的合同中有明确规定收汇汇率的确定方式,比如约定按照月初中间价或某个特定日期的汇率,那么就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在实际业务中也存在。
2. 企业内部政策:有些企业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能会制定内部的汇率政策。例如,对于收汇业务统一按照月初中间价记账。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频繁关注汇率波动带来的核算工作量,但同时也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实际的汇率情况。
3. 银行记账通知买入价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不应按银行记账通知的买入价记账。银行买入价是银行买入外汇的价格,与企业将外币收入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的汇率概念不同。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企业收汇后立即结汇,且以银行结汇时的买入价来计算人民币收入,从某种程度上看,结果可能与按收汇当日中间价记账后再次按结汇价调整类似,但这种做法在会计处理上不够规范。
三、案例分析
假设某企业出口货物,收到一笔美元货款。当天银行中间价为1美元=7.0元人民币,银行买入价为1美元=6.9元人民币。
1. 按当日中间价记账:
- 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 美元户(按美元金额×7.0),贷:主营业务收入(按换算后的人民币金额)。这样能够准确反映在收汇当日该笔款项按照市场平均水平折算的人民币价值,符合会计准则对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的要求。
2. 按月初中间价记账(假设月初中间价为1美元=7.1元人民币):
- 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 美元户(按美元金额×7.1),贷:主营业务收入(按换算后的人民币金额)。这种情况下,如果当月汇率波动较大,会导致账面收入与实际收汇时的市场价值存在一定偏差。而且在月末进行汇率调整时,需要根据即期汇率对银行存款 - 美元户进行调整,计算汇兑损益。
3. 按银行记账通知买入价记账:
- 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 人民币户(按美元金额×6.9),贷:主营业务收入(按换算后的人民币金额)。这种处理方式没有正确反映企业在收汇环节应有的外币资产价值,而且如果后续还有外币业务或者其他涉及该笔款项的业务,会造成账目混乱。
总的来讲,收汇记账的汇率选择得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但无论选哪种,都得保持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确保账目清晰准确。
更多
木棉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07月07日
如果是个人部分承担的工会经费,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少见,但也不是没有。
一般来说,正常情况是企业按照规定从工资中代扣代缴工会经费。当从员工工资中代扣工会经费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贷“其他应付款 - 代扣工会经费”。这部分代扣的工会经费实际上是员工个人应承担的部分,企业只是代为扣留。
在将代扣的工会经费上缴给工会时,借“其他应付款 - 代扣工会经费”,贷“银行存款”。不过要注意,这种操作的前提是有相关的规定或者员工同意从工资中代扣工会经费,并且要符合税务和劳动法规的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要特别注意向员工解释清楚代扣工会经费的情况,避免引起员工的误解。同时,也要确保代扣和上缴的过程符合财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