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计核算中,计提坏账准备时,会计分录为:
借:信用减值损失 54.29
贷:坏账准备 54.29
此时信用减值损失增加,会减少营业利润。但在利润表的列报规则里,“信用减值损失” 项目是按照损失以 “-” 号填列 。也就是说,从利润表的填列角度,本身增加的信用减值损失(也就是企业发生的损失),在利润表上要用负数来体现,这样才能正确反映它对营业利润的抵减作用。
比如,假设没有其他影响利润的因素,营业利润计算的公式为: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 财务费用 + 其他收益 + 投资收益 + 净敞口套期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信用减值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 + 资产处置收益 。在这个公式里,信用减值损失是作为减项 ,当它实际发生(也就是计提坏账准备,信用减值损失增加)时,为了符合公式的计算逻辑和利润表的列报规则,在利润表中就以负数填列。
在会计核算中,计提坏账准备时,会计分录为:
借:信用减值损失 54.29
贷:坏账准备 54.29
此时信用减值损失增加,会减少营业利润。但在利润表的列报规则里,“信用减值损失” 项目是按照损失以 “-” 号填列 。也就是说,从利润表的填列角度,本身增加的信用减值损失(也就是企业发生的损失),在利润表上要用负数来体现,这样才能正确反映它对营业利润的抵减作用。
比如,假设没有其他影响利润的因素,营业利润计算的公式为: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 财务费用 + 其他收益 + 投资收益 + 净敞口套期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信用减值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 + 资产处置收益 。在这个公式里,信用减值损失是作为减项 ,当它实际发生(也就是计提坏账准备,信用减值损失增加)时,为了符合公式的计算逻辑和利润表的列报规则,在利润表中就以负数填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