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初始投资时的 “营业外收入”
会计上确认了营业外收入,但税法上不认可这部分收益,因为税法规定只有在实际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才确认收益。因此,这部分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由于是长期持有,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会计上确认了投资收益,但税法上只有在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时才确认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这部分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由于是长期持有,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会计上减少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但税法上在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时才确认应纳税所得额的减少。因此,这部分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由于是长期持有,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
初始投资时的 “营业外收入”
会计上确认了营业外收入,但税法上不认可,因此需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减这部分金额。
例如,上述例子中的 50 万元营业外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调减。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会计上确认了投资收益,但税法上不认可,因此需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减这部分金额。
例如,甲公司 2×20 年实现净利润 200 万元,A 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200×30% = 60 万元,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调减 60 万元。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会计上减少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但税法上在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时才确认应纳税所得额的减少。因此,在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不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只有在实际收到时才需要调整。
同学你好,初始投资时的 “营业外收入”
会计上确认了营业外收入,但税法上不认可这部分收益,因为税法规定只有在实际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才确认收益。因此,这部分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由于是长期持有,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会计上确认了投资收益,但税法上只有在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时才确认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这部分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由于是长期持有,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会计上减少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但税法上在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时才确认应纳税所得额的减少。因此,这部分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由于是长期持有,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
初始投资时的 “营业外收入”
会计上确认了营业外收入,但税法上不认可,因此需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减这部分金额。
例如,上述例子中的 50 万元营业外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调减。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会计上确认了投资收益,但税法上不认可,因此需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减这部分金额。
例如,甲公司 2×20 年实现净利润 200 万元,A 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200×30% = 60 万元,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调减 60 万元。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会计上减少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但税法上在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时才确认应纳税所得额的减少。因此,在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不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只有在实际收到时才需要调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