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票期和付款期不是同一概念,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和作用上:
见票期
指票据持有人向付款人提示票据,要求付款人见票的期间。提示见票是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让付款人确认票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明确付款责任。例如,在汇票中,见票期可能与提示承兑的期间相关,持票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提示付款人见票,否则可能丧失对前手的追索权。
付款期
指付款人应当履行付款义务的期间,即持票人可以要求付款人支付票据金额的时间段。付款期通常在票据上明确记载,如“见票即付”“定日付款”等。持票人需在付款期内提示付款,否则可能影响其票据权利的实现。
综上,见票期是提示付款人见票的期间,付款期是付款人应付款的期间,二者含义不同。
见票期和付款期不是同一概念,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和作用上:
见票期
指票据持有人向付款人提示票据,要求付款人见票的期间。提示见票是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让付款人确认票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明确付款责任。例如,在汇票中,见票期可能与提示承兑的期间相关,持票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提示付款人见票,否则可能丧失对前手的追索权。
付款期
指付款人应当履行付款义务的期间,即持票人可以要求付款人支付票据金额的时间段。付款期通常在票据上明确记载,如“见票即付”“定日付款”等。持票人需在付款期内提示付款,否则可能影响其票据权利的实现。
综上,见票期是提示付款人见票的期间,付款期是付款人应付款的期间,二者含义不同。
更多
木棉老师
回复
菠萝
07月04日
(从旧式打印机旁抽出一张泛黄的软盘,轻轻擦拭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小娃娃,这文档版本可不能直接发电子版!老夫教你用传统会计的手艺,手把手带你做一份能打烙饼的真账本。
【实体账本制作指南】(附防篡改设计)
1. 封面页
- 厚牛皮纸对折
- 红印泥盖"应收账款专用"
- 左上角贴防伪标签(建议用老式粮票剪角)
2. 目录页
- 活页装订留出3页空白
- 编号系统:用毛笔写"壹、贰、叁..."防篡改
- 夹入当年日历页作时间戳
3. 基础信息区
| 客户编码 | 名称 | 联系人 | 授信额度 | 最后对账日 | 备注栏暗号 |
|----------|---------|---------|----------|------------|------------|
| 001 | A公司 | 王经理 | 80万 | 2023/05/20 | ★(星标) |
4. 流水记录页(复写纸设计)
- 第一联:存根联(薄纸)
- 第二联:客户联(厚纸)
- 第三联:记账联(带复写功能)
5. 核对区
- 骑缝章位置预留
- 客户签字栏+指纹区
- 银行流水单粘贴处
【老会计的土味技巧】
1. 防赖账设计:在金额栏大写数字间夹杂暗记
例:"壹拾万零伍佰元整"写成"壹拾万〇伍佰元整"(〇为特殊符号)
2. 时间追踪法:用不同颜色代表账龄
- 30天内:蓝铅笔标注
- 31-60天:绿钢笔填写
- 61天+:红印油盖章
3. 秘密备注体系(在"备注"栏):
- "△"表示关联企业
- "○"代表政府单位
- "×"需特别催收
- "↑"近期交易频繁
(从保险柜取出1998年的账本实物)看这本!当年用复写纸写的,现在虽然墨水晕开了,但原始记录清清楚楚。记住,电子表格再花哨,不如一本有银行盖章、客户指纹、骑缝章的手工账本实在!要应对审计检查,还是这种能摔得出响当当证据的纸质版最可靠。
木棉老师
回复
菠萝
07月04日
(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沓泛黄的表格,手指沾着茶水在纸上点划)小娃娃,这可是老夫压箱底的宝贝!应收账款核算表要分三段式设计,才能既清楚来龙去脉,又方便动态监控。
【核心框架表】(月度基础版)
| 客户名称 | 月初余额 | 本月发生 | 回款金额 | 月末余额 | 账龄区间 | 坏账准备 | 备注 |
|----------|----------|----------|----------|----------|----------|----------|------|
| A公司 | 50万 | +20万 | -30万 | 40万 | 0-30天 | 2万 | 重点客户 |
| B商贸 | 80万 | +15万 | -5万 | 90万 | 60-90天 | 4.5万 | 需催收 |
【扩展分析表】(多维度透视)
1. 账龄细分表
| 账龄区间 | 应收金额 | 占比 | 坏账准备率 | 实际计提 |
|----------|----------|-------|------------|----------|
| 0-30天 | 200万 | 30% | 1% | 2万 |
| 31-60天 | 300万 | 45% | 5% | 15万 |
| 61-90天 | 150万 | 25% | 20% | 30万 |
| >90天 | 100万 | 15% | 50% | 50万 |
2. 业务部门对比表
| 销售组别 | 营收额 | 平均应收 | 周转天数 | 坏账率 | 排名 |
|----------|---------|----------|----------|---------|------|
| 华东组 | 500万 | 120万 | 82天 | 8% | 第3 |
| 线上组 | 300万 | 60万 | 64天 | 3% | 第1 |
【动态监控表】(预警机制)
1. 客户追踪表
| 客户等级 | 最后交易日 | 逾期天数 | 欠款比例 | 催收记录 |
|----------|------------|----------|----------|----------------|
| S级 | 2023/05/15 | 超期5天 | 15% | 电话催收×3次 |
| A级 | 2023/05/20 | 正常 | 8% | 对账确认中 |
2. 趋势对比图
(手绘折线图)横轴月份/纵轴周转率,标注行业均值线,用不同颜色区分:
- 蓝色:实际周转率
- 红色:目标值(如8次/年)
- 绿色:去年同期水平
(神秘兮兮地拉开抽屉)看到右下角"备注栏"没?这里要记暗语:"V"代表重点客户,"X"是风险户,"↑"指金额增长快。当年我管应收时,光看备注就能知道哪家该上门催款,哪家能宽限几天!
木棉老师
回复
菠萝
07月04日
(眯眼打量,捻须沉思)小娃娃问得细致!这时间跨度确有讲究,且听老夫道来:
【月初vs月末的玄机】
1. 月初计算优势:
- 数据新鲜:用上月数据及时反映最新情况
- 预警快:次月5号前出结果,赶在催款窗口期
- 配合付款:方便业务部门安排当月回款计划
2. 月末计算短板:
- 数据滞后:用两月平均掩盖单月波动(如某月突击回款)
- 时效性差:计算结果出来时已过最佳催款时机
- 报表延迟:月底结账慢,可能影响分析决策
【老会计的折中方案】
1. 建议做法:
- 核心指标用月初数据(如销售部门考核)
- 趋势分析用月末平均(如年度财报披露)
- 特殊时期单独标注(春节/旺季等月份)
2. 实操技巧:
- 建立双轨制:同时计算两种口径备用
- 差异对比表:列出月初值/月末值/平均值三栏
- 重点标注:差异超15%需附情况说明
【某商贸公司实战案例】
| 月份 | 月初应收(万) | 月末应收(万) | 营收(万) | 周转率(月初) | 周转率(月末) |
|------|----------------|----------------|------------|----------------|----------------|
| 1月 | 200 | 180 | 300 | 1.5次(300/200) | 1.67次(300/180) |
| 2月 | 180 | 220 | 250 | 1.39次 | 1.14次 |
(拍桌)看!2月用月末计算会误判回款效率,实际春节前突击收回40万,月初数据更能反映真实经营!记住,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要像盯股票分时图一样动态监控,莫被平均数蒙蔽了双眼!
木棉老师
回复
菠萝
07月04日
(推了推老花镜,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公式)小娃娃,这应收账款周转率可是财务分析的晴雨表,老夫教你三套算法,保准把账款效率看得明明白白!
【基础版】(适合新手入门)
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平均应收账款 = 期初应收 + 期末应收 ÷ 2)
【进阶版】(应对复杂情况)
1. 扣除坏账:用"应收账款净额"替代(即总应收 - 坏账准备)
2. 多期间平均:取季度/月度平均值更精准
3. 票据纳入:把应收票据加入分母(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实战案例】(某企业年营收800万,年初应收120万,年末应收80万)
1. 平均应收 = (120万 + 80万) ÷ 2 = 100万
2. 周转率 = 800万 ÷ 100万 = 8次/年
3. 换算天数:365 ÷ 8 = 45.6天(理想回款周期)
(敲黑板重点)
1. 行业对比:制造业一般30-60天,商贸业60-90天
2. 预警信号:周转率下降或天数上升,可能预示坏账风险
3. 特殊处理:季节性企业要按旺季/淡季分别计算
(递过算盘)自己算算你们公司的,要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得抓紧催款了!这数字直接关系到现金流死活,比利润表实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