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老花镜,翻开账本)嗯,未成立工会的一般纳税人,员工人数少的话,会计分录要特别注意工会经费的处理。听老头子给你细细讲来:
### 一、计提工会经费
无论是否成立工会,都要按工资总额的2%计提工会经费,计入管理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依据:《工会法》规定,即使未成立工会,企业仍需按月计提工会经费(或称“工会筹备金”),税前扣除限额为工资总额的2%。
### 二、实际缴纳工会经费
未成立工会的企业,计提的工会经费需全额上缴当地工会组织(或税务代收)。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贷:银行存款
注意:部分地区(如安徽)对未成立工会且人数少于25人的企业,可能暂缓征收,需以当地政策为准。
### 三、特殊情况:直接缴纳无需计提
如果企业选择不计提,直接向工会缴纳经费,可简化处理: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银行存款
但税务申报时仍需确保不超过工资总额2%的税前扣除限额。
### 四、后续成立工会的处理
若未来成立工会,已上缴的工会经费可能部分返还(如60%),用于企业工会活动。返还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注意:返还的经费需专款专用,不得计入收入或挪作他用。
### 五、关键注意事项
1. 税前扣除凭证:缴纳工会经费后,务必取得工会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否则税务不认可扣除。
2. 地方政策差异:如江西、安徽等地对未成立工会的企业有暂缓征收政策,需咨询当地工会或税务部门。
3. 人数限制:部分地区对未成立工会且人数较少(如少于25人)的企业,可能豁免拨缴工会经费。
(合上账本)总之,工会经费的处理核心是“计提2%、全额上缴、凭证合规”。具体操作中,建议结合当地政策和实际员工人数灵活处理,必要时咨询税务机关或工会组织。
(放下老花镜,翻开账本)嗯,未成立工会的一般纳税人,员工人数少的话,会计分录要特别注意工会经费的处理。听老头子给你细细讲来:
一、计提工会经费
无论是否成立工会,都要按工资总额的2%计提工会经费,计入管理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依据:《工会法》规定,即使未成立工会,企业仍需按月计提工会经费(或称“工会筹备金”),税前扣除限额为工资总额的2%。
二、实际缴纳工会经费
未成立工会的企业,计提的工会经费需全额上缴当地工会组织(或税务代收)。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贷:银行存款
注意:部分地区(如安徽)对未成立工会且人数少于25人的企业,可能暂缓征收,需以当地政策为准。
三、特殊情况:直接缴纳无需计提
如果企业选择不计提,直接向工会缴纳经费,可简化处理: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银行存款
但税务申报时仍需确保不超过工资总额2%的税前扣除限额。
四、后续成立工会的处理
若未来成立工会,已上缴的工会经费可能部分返还(如60%),用于企业工会活动。返还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注意:返还的经费需专款专用,不得计入收入或挪作他用。
五、关键注意事项
1. 税前扣除凭证:缴纳工会经费后,务必取得工会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否则税务不认可扣除。
2. 地方政策差异:如江西、安徽等地对未成立工会的企业有暂缓征收政策,需咨询当地工会或税务部门。
3. 人数限制:部分地区对未成立工会且人数较少(如少于25人)的企业,可能豁免拨缴工会经费。
(合上账本)总之,工会经费的处理核心是“计提2%、全额上缴、凭证合规”。具体操作中,建议结合当地政策和实际员工人数灵活处理,必要时咨询税务机关或工会组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