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你好,这种情况要根据发票的具体情况和公司的会计政策来处理。
如果发票是12月才收到,但业务实际发生在3月且款项已经支付,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3月支付款项时就应该暂估入账。现在12月收到发票,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属于当年费用的情况
如果在3月支付款项时没有暂估入账,12月收到发票且费用属于当年(假设当前年度为2024年),直接按发票金额入账。
借:相关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其他应付款(或其他相关科目,如果有预付性质可冲减预付账款)
二、跨年度的情况
如果这笔费用涉及到跨年度,比如业务属于以前年度(假设2023年),在2024年12月收到发票。
- 首先,在2023年12月31日,需要对2023年的费用进行暂估入账(如果之前没有暂估)。暂估金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计。
借:相关费用科目(2023年)
贷:其他应付款 - 暂估应付账款(2023年)
- 在2024年12月收到发票时,先冲销之前的暂估分录。
借:其他应付款 - 暂估应付账款(2023年)
贷:相关费用科目(2023年)
- 然后,按照发票实际金额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如果发票金额与暂估金额有差异)。
借:相关费用科目(2023年)(如果发票金额大于暂估金额)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或者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相关费用科目(2023年)(如果发票金额小于暂估金额)
同时,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三、涉及资产的情况
如果这笔支付形成的是资产(如固定资产、存货等),处理方式类似,但要区分资本化和费用化部分。
- 对于固定资产,在3月支付款项时,如果有确定的资产价值,应该按暂估价值入固定资产账,并计提折旧。12月收到发票后,调整固定资产原值(如果发票金额与暂估金额有差异),并调整已计提的折旧。
- 对于存货,3月支付款项时可暂估入库,12月收到发票后,调整存货成本(如果发票金额与暂估金额有差异)。
总之,要准确判断业务的性质和时间归属,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
学员你好,这种情况要根据发票的具体情况和公司的会计政策来处理。
如果发票是12月才收到,但业务实际发生在3月且款项已经支付,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3月支付款项时就应该暂估入账。现在12月收到发票,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属于当年费用的情况
如果在3月支付款项时没有暂估入账,12月收到发票且费用属于当年(假设当前年度为2024年),直接按发票金额入账。
借:相关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其他应付款(或其他相关科目,如果有预付性质可冲减预付账款)
二、跨年度的情况
如果这笔费用涉及到跨年度,比如业务属于以前年度(假设2023年),在2024年12月收到发票。
- 首先,在2023年12月31日,需要对2023年的费用进行暂估入账(如果之前没有暂估)。暂估金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计。
借:相关费用科目(2023年)
贷:其他应付款 - 暂估应付账款(2023年)
- 在2024年12月收到发票时,先冲销之前的暂估分录。
借:其他应付款 - 暂估应付账款(2023年)
贷:相关费用科目(2023年)
- 然后,按照发票实际金额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如果发票金额与暂估金额有差异)。
借:相关费用科目(2023年)(如果发票金额大于暂估金额)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或者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相关费用科目(2023年)(如果发票金额小于暂估金额)
同时,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三、涉及资产的情况
如果这笔支付形成的是资产(如固定资产、存货等),处理方式类似,但要区分资本化和费用化部分。
- 对于固定资产,在3月支付款项时,如果有确定的资产价值,应该按暂估价值入固定资产账,并计提折旧。12月收到发票后,调整固定资产原值(如果发票金额与暂估金额有差异),并调整已计提的折旧。
- 对于存货,3月支付款项时可暂估入库,12月收到发票后,调整存货成本(如果发票金额与暂估金额有差异)。
总之,要准确判断业务的性质和时间归属,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