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行业实操

行业实操

如何从企业会计转化事业单位呢?事业单位做做账一窍不通 如何学...

如何从企业会计转化事业单位呢?事业单位做做账一窍不通 如何学习双凭证记账呢 购买的课程应该从哪开始学习呢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2025年04月08日
回答 1
从企业会计转型到事业单位会计,确实是一个需要适应和学习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顺利过渡: ### 一、了解差异 1. 制度基础 - 企业会计: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其主要目的是为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经济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注重收益的计量和报告,会计核算方法较为灵活多样,例如在存货计价方法上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多种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也有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不同的计算方式。 - 事业单位会计:遵循《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相关行业会计制度(如《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更侧重于预算管理和财政资金的使用合规性。因为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等,所以其会计核算要严格遵守预算规定,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例如,科研单位的事业支出要按照科研项目预算进行核算,不能随意挪用资金。 2. 资金来源 - 企业会计:资金主要来源于股东投资、债务融资等渠道。企业需要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来维持自身运转和发展,并且要向股东分配利润。例如,一家制造企业通过股东投入的资本购买设备、原材料,通过销售产品获得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利润可以用于再投资或者向股东分红。 - 事业单位会计: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拨款(用于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等)和项目支出拨款(用于特定项目的开展)。同时,部分事业单位也可能有少量的事业收入(如高校的学费收入、科研单位的科研服务收入等),但这些收入一般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围。 3. 核算重点 - 企业会计:重点是成本核算和利润核算。企业需要准确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以此来确定利润。例如,商业企业要核算商品的采购成本、销售费用等,通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来计算利润,并且要考虑税费等因素。 - 事业单位会计:重点是预算收支核算。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支出,同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例如,学校要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教育经费预算,合理安排人员工资、教学设备购置等支出,并且要保证预算执行进度符合要求。 ### 二、学习双凭证记账 1. 理解记账原理 - 事业单位双分录会计是一种基于复式记账法的记账体系,它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这体现了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净资产”的平衡关系。例如,用银行存款购买办公用品,一方面银行存款减少,另一方面库存物品增加,这两个账户的金额变化是相等的。 2. 熟悉会计科目 - 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收入类和支出类。你需要深入了解每个科目的含义和核算内容。比如,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单位固定资产的原价;事业支出科目核算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3. 掌握记账规则 - 借方和贷方的含义:在双分录记账中,借方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和净资产的减少、支出的增加;贷方表示资产的减少、负债和净资产的增加、收入的增加。例如,收到财政拨款时,现金增加,记入现金科目的借方;同时,财政拨款收入增加,记入财政拨款收入科目的贷方。 - 常见业务的记账方法: - 现金业务:如提取现金备用,借记“库存现金”,贷记“银行存款”;支付差旅费报销,借记“事业支出 - 差旅费”,贷记“库存现金”。 - 固定资产业务:购置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 - 固定资产”(同时考虑支付方式,如银行存款支付,还需贷记“银行存款”);折旧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 - 固定资产”,贷记“累计折旧”。 - 收入业务:取得事业收入,如收取学费,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事业收入”;期末将事业收入转入结余时,借记“事业收入”,贷记“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4. 编制会计分录示例 - 假设事业单位购买一批价值5000元的实验材料,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同时支付运输费200元。则记账分录为: - 借:库存物品 - 实验材料5000(材料验收入库,资产增加) 事业支出 - 其他支出200(运输费属于支出增加) - 贷:银行存款5200(资金支付,资产减少) ### 三、课程学习顺序建议 1. 基础
更多
0
讨论2
8月报税还有 004
热门问答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