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24年勾选抵扣没做账是可以在25年做的。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况及会计处理方式:
1. 费用发票
- 情况说明:如员工2024年的差旅费、住宿费等发票,当时未做账,2025年才报销。
- 会计分录: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同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 预付性质的发票
- 情况说明:企业与电视台签订2025年一季度的广告合同,2024年12月31日支付广告费,电视台也开具了发票,但货物或服务尚未提供,属于预付性质。
- 会计分录:2024年12月31日支付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 / 合同资产”,贷记“银行存款”;2025年1月收到发票时,借记“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预付账款 / 合同资产”。
3. 存货采购的发票
- 情况说明:A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采购一批货物,货物当天送达,但因验收手续等问题,发票随货到达,2025年1月3日才验收合格后入库。
- 会计分录:2024年12月31日支付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 / 合同资产”,贷记“银行存款”;2025年1月收到发票并验收入库时,借记“原材料”等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预付账款 / 合同资产”。
4. 属于存货采购的发票
- 情况说明:A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采购一批货物,货物当天送达,但因验收手续等问题,发票随货到达,2025年1月3日才验收合格后入库。
- 会计分录:2024年12月31日支付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 / 合同资产”,贷记“银行存款”;2025年1月收到发票并验收入库时,借记“原材料”等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预付账款 / 合同资产”。
总之,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确认,确保税务处理的准确性。同时,加强内部财务管理,规范发票管理和账务处理流程,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同学,24年勾选抵扣没做账是可以在25年做的。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况及会计处理方式:
1. 费用发票
- 情况说明:如员工2024年的差旅费、住宿费等发票,当时未做账,2025年才报销。
- 会计分录: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同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 预付性质的发票
- 情况说明:企业与电视台签订2025年一季度的广告合同,2024年12月31日支付广告费,电视台也开具了发票,但货物或服务尚未提供,属于预付性质。
- 会计分录:2024年12月31日支付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 / 合同资产”,贷记“银行存款”;2025年1月收到发票时,借记“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预付账款 / 合同资产”。
3. 存货采购的发票
- 情况说明:A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采购一批货物,货物当天送达,但因验收手续等问题,发票随货到达,2025年1月3日才验收合格后入库。
- 会计分录:2024年12月31日支付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 / 合同资产”,贷记“银行存款”;2025年1月收到发票并验收入库时,借记“原材料”等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预付账款 / 合同资产”。
4. 属于存货采购的发票
- 情况说明:A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采购一批货物,货物当天送达,但因验收手续等问题,发票随货到达,2025年1月3日才验收合格后入库。
- 会计分录:2024年12月31日支付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 / 合同资产”,贷记“银行存款”;2025年1月收到发票并验收入库时,借记“原材料”等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预付账款 / 合同资产”。
总之,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确认,确保税务处理的准确性。同时,加强内部财务管理,规范发票管理和账务处理流程,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更多
杨阳老师
回复
竹子老师
2025年01月11日
不客气,很高兴能帮到你!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随时欢迎提问。祝你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杨阳老师
回复
竹子老师
2025年01月11日
好的,针对你的问题,我将详细解答如下:
一、负债大于资产的税务风险分析
1. 资不抵债的风险
- 当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负债大于资产时,通常意味着企业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面临破产的风险。
- 从税务角度来看,虽然资不抵债本身并不直接构成税务风险,但它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债权人追讨债务、法院判决执行等,这些都可能间接影响到企业的税务状况。
2. 税务合规性风险
- 在负债大于资产的情况下,企业更应关注税务合规性问题。因为此时企业财务状况较为脆弱,任何税务违规行为都可能加剧企业的财务困境。
- 企业需要确保所有税务申报都准确无误,避免因疏忽或错误导致的税务罚款或滞纳金。
3. 税务筹划与优化风险
- 面对负债大于资产的情况,企业可能会考虑通过税务筹划来减轻税负。然而,不当的税务筹划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
- 企业在选择税务筹划方案时,应充分评估其合法性和可行性,避免采用过于激进或不符合税法规定的筹划方法。
二、应对策略与建议
1. 加强财务管理
-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税务风险。
2. 合理规划税务
-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来降低税负。例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安排资产折旧等。
3. 积极应对债务
- 对于负债大于资产的企业来说,积极应对债务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偿债计划,并与债权人进行充分沟通,争取达成和解或延期还款等协议。
总的来说,负债大于资产并不一定直接导致税务风险,但它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间接影响到企业的税务状况。因此,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合理规划税务、积极应对债务,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以确保企业的税务合规性和稳健运营。
杨阳老师
回复
竹子老师
2025年01月11日
不客气,很高兴能帮到你!如果你还有其他会计或税务方面的问题,随时欢迎提问。祝你工作顺利,企业运营越来越好!
杨阳老师
回复
竹子老师
2025年01月11日
好的,针对你的问题,我将详细解答如下:
一、账务处理
1. 计提工资:每月末,企业需要根据实际发生的工资费用进行计提。分录为:借记相关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 未发放工资:由于季末账面上没有资金发放已计提的工资,这部分工资将留在“应付职工薪酬”的贷方,表示企业欠员工的工资。此时不需要做任何额外的账务处理。
3. 汇算清缴时的处理:如果到年末仍未发放这些工资,且预计在未来也无法支付,那么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要将这些未支付的工资作为纳税调增项目,因为这部分支出并未实际发生。
二、税务申报
在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时,由于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利润总额为负数,因此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财务报表应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即按照利润表上的本年累计数进行申报。
三、建议
1. 及时沟通:与员工保持良好沟通,解释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争取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2. 制定计划:尽快制定资金筹集计划,确保能够按时支付员工工资和其他应付款项。
3. 合理规划:在未来的经营中,要更加注重财务管理和预算控制,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当一季度零收入且每个月都计提了工资但季末无法发放时,企业应在账面上保留这些未支付的工资作为“应付职工薪酬”,并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纳税调增。同时,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资金问题,确保能够按时支付员工工资和其他应付款项。
杨阳老师
回复
竹子老师
2025年01月11日
好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的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有些支出是不得扣除的。虽然该条款没有直接涉及工资计提未发放的情况,但我们可以从逻辑上推断,既然工资已经计提但并未实际发放,那么这部分支出就不能被视为当期实际发生的支出,因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就不能扣除。
此外,从税务实践的角度来看,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也就是说,企业应该在费用实际发生时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工资已经计提但并未实际发放,那么这部分费用就不能被视为当期实际发生的费用,因此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就需要进行纳税调增。
至于汇算清缴时是否需要调增,这主要取决于企业在汇算清缴前是否已经补发了这些工资。如果企业在后期补发了这部分工资,那么在补发工资的当期,企业可以将这部分工资作为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扣除,此时就不需要再进行纳税调增了。但是,如果企业在汇算清缴前仍未发放这些工资,那么就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纳税调增。
总的来说,汇算清缴时有几个月的工资没发,确实需要做纳税调增。但具体是否需要调增以及调增的金额,还需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的税法规定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