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口中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
来源:牛账网 作者:樱桃子老师 阅读人数:12112 时间:2024-12-28
财务口中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而会计利润是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计算出来的。
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在税法上,有些收益,计入了会计利润,但按税法的规定是不用交纳所得税的,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税收优惠,如:国债利息收入;
而有些支出,冲减了会计利润,但按税法规定是不允许扣除的,如预计应收账款收不回来计提的坏账准备。
因此,要进行纳税调整,也就是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才是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案例:小明成立的电脑销售公司,2024年一年下来利润500万,其中购买国债赚了1万利息,假设无其他调整,计算2024年应缴纳的所得税。
购买国债利息属于免税收入,不用交税,应纳税所得额=500-1=499(万元),这499万就是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一共缴纳的所得税应该=499×25%=124.75(万元)。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