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递延所得税事项包括哪些
来源:牛账网 作者:何承成 阅读人数:12355 时间:2018-06-20
一、企业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除金融企业特定事项的损失准备金和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之外,其他类型的减值准备因并未发生实际损失而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造成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会计与税法关于折旧、摊销方法和年限规定不一致导致差异.如会计对固定资产按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提取折旧,则会计计算的折旧超过按照税法应提取折旧的部分不能在本期扣除,会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又如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但税法允许对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则可能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三、预计负债.对于企业出于谨慎性原则而确认的预计负债,如为销售产品预提的质量保证金、维修准备金或因认为可能因为违约等事项支付赔偿等,税法规定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方能予以扣除,因此对于预计负债会出现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情况,未来实际发生时可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抵减,因而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四、按税法规定应当确认收入但会计尚不能确认的收入。由于会计规定确认收入的条件比税法规定严格,因此存在按照税法规定已经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会计出于谨慎性原则尚不能确认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在发生的当年没有消除,则汇算清缴申报时应当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待日后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再进行纳税调减,属于递延所得税资产。
五、超过当年扣除限额但可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公益性捐赠支出。这几类支出在当年超出限额,可以结转以后年度扣除(其中公益性捐赠只能向后结转3年),因此在当年超出限额的部分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需要注意,如果是超过限额但不得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费用,如业务招待费、职工福利费等费用,形成的税会差异属于永久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六、预计可在未来弥补的亏损。企业按所得税法确认的亏损可以向后结转弥补5年,如果企业预期未来可以取得足够的盈利加以弥补,则亏损额在未来年度可以起到抵减应纳税所得额的作用,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但如果企业预期5年内不能取得足够的盈利弥补亏损,则此类事项会形成永久性差异,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件需要毅力、需要耐力的事情,在会计这个行业,政策变化、知识更新都是较为常见的事情,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夸夸其谈,为了让小伙伴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顺顺当当,牛账网现推出税务资料免费领的活动,纯干货、纯赠送,赶紧看看吧。
资料三: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