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个人所得税法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区别_举例说明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1039 时间:2023-11-13
新旧个税法计算个税的区别有哪些?新个税是从2019年开始执行的,那么与就个税的计算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为了使小伙伴更加容易理解两者的区别,小编整理了一个例子,用新旧个税分别计算,看看有哪些不同吧。新旧个税法计算个税的区别_举例说明,我们一起往下看吧。如果各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来牛账网咨询在线答疑老师,老师将会第一时间为您答疑解惑。
新旧个税法计算个税的区别是什么?我们知道,现在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个人所得税是按月申报缴纳,按新个税法规定,采用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额而已。稍微整理下,应该是这样理解:工资、薪金所得按累计预扣法计算,并且按月申报缴纳,不存在任何区别。
如果一定要说什么联系与区别,题目所说的两个应该是串联关系,而并非并列关系。
或许他所表达的是,对比新旧个税法,“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计算的不同,我想应该更趋向这种情形。急别人之所急,我给举个既简单又极端的例子,包能把这事说明白。
案例背景资料
老王,1月至11月,每月工资都是3000元,社保500元/月,老板表示很满意,12月工资给发了50000元。数字仅供参考,可能与实际不符,这没有啥关系了,关键是老王除上述数据,其他啥都没有了,来看具体个税的计算。
旧个税法计算如果这事发生在2017年,按旧个税法计算个税:
⑴每月工资3000元,费用扣除为3500元,3000小于3500,显然前11个月都不用交个税,12月发了15000元,应纳税所得额=50000-3500-500=46000元,适用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2755元,应纳个税=46000*30%-2755=11045元。
全部工资收入为:3000*11+50000=83000元,交纳个税为:0*11+11045*1=11045元,实际到手为:83000-11045=71955元。
⑵如果将全部工资平均分摊到每月发放,每月平均工资83000/12=691?67元,应纳税所得额=691?67-3500-500=291?67元,此时,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105元,应纳个税=291?67*10%-105=18?67元。12个月的个税合计为18?67*12=2240元。这样,老王或许还有点安慰。
新个税法计算如果这事发生在2019年,适用新个税法计算个税:
⑴每月的费用扣除为5000元,月工资3000元,前11个月不用算,肯定不用交个税;12发了50000元工资,累计预扣法计算个税,12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3000*11+50000-5000*12-500*12=17000元,适用税率为3%,12月应预扣的个税=17000*3%-0=510元,累计已预扣预缴为0,即12月要交510元个税。
如果没有其他收入,老王总共要交的个税就是510元。全部收入83000元,交个税510元,到手:83000-510=82480元。
⑵如果将全部工资平均分摊到每月发放,每月平均工资83000/12=691?67元,1月应纳税所得额=691?67-5000-500=141?67元,1月预扣的个税=141?67*3%=4?50元;2月预扣的个税=691?67*2-5000*2-500*2-4?50=4?50元,3月预扣的个税=691?67*3-5000*3-500*3-4?50-4?50=4?50元,如此类推,每月4?50元,全年4?50*12=510元。
新旧个税对比
可见,同等工资收入总额情况下,旧个税法,每月发工资数不同,每月计算的个税也不同,缴纳个税总额自然不同;一种交11045元,一种交2240元。
新个税法,个税缴纳总额是按全年工资总额为基础来计算,即使每月发工资数额不相等,每月预扣的个税不相等,全年工资相等,缴纳的个税就相等,都是510元。不像旧个税法,每月发工资不同,交税总额不同。
上述内容就是小编关于新旧个人所得税法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区别_举例说明问题整理的相关解答,不知道大家是否都已经看明白了呢?如果你还没看明白的话,来牛账网网校学习会计相关课程,不仅能让你迅速明白会计专业知识,同时我们还会赠送牛账网网校内部《可视化财务报表》+《出纳台账模板》等超干货资料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件需要毅力、需要耐力的事情,在会计这个行业,政策变化、知识更新都是较为常见的事情,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夸夸其谈,为了让小伙伴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顺顺当当,牛账网现推出税务资料免费领的活动,纯干货、纯赠送,赶紧看看吧。
资料三: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