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老师
回复
陈陈老师
2024年11月26日
免抵退税和免退税是两种不同的退税政策,它们在适用范围、计算公式以及计税依据等方面存在区别。以下是具体分析:
1. 适用范围
- 免抵退税:适用于具有生产能力的生产企业。
- 免退税:适用于不具有生产能力的外贸企业或其他单位。
2. 计算公式
- 免抵退税:需要先计算当期应纳税额,然后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和退税率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最后确定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具体公式包括当期应纳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等。
- 免退税:直接根据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金额,乘以出口货物退税率来计算应退税额。对于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其增值税应退税额则根据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来计算。
3. 计税依据
- 免抵退税:以出口货物的实际离岸价(FOB)为基本依据,如果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还需扣除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金额。生产企业国内购进无进项税额且不计提进项税额的免税原材料加工后出口的货物的计税依据,也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FOB)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的金额后确定。
- 免退税: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除外)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
总的来说,免抵退税与免退税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主体、计算方式以及计税依据的不同。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自身的业务性质和税务规定,合理选择退税方法,以确保合规并最大化享受税收优惠。